新准则下对提高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的思考(2)
2017-09-12 05:25
导读:(1)切实加强监管。会计法律明确赋予财政部门主管会计工作的职责,财政部门应建立和规范相应的制度,形成以财政为主,以企业和社会中介机构为连
(1)切实加强监管。会计法律明确赋予财政部门主管会计工作的职责,财政部门应建立和规范相应的制度,形成以财政为主,以企业和社会中介机构为连接、协调的监管机制。如建立重大会计事项报告制度、建立对社会中介机构的监督制度、建立会计资格综合认定制度等等,会计职业判断是在法律、
规章制度约束下的相对主观,完善的监督制度和良好的会计运行环境是会计职业判断正确行使的保障。
(2)加强诚信职业道德建设。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会计职业判断能力作为继续教育和会计执业资格考核评聘的重要内容,通过不断的教育和学习,培养会计人员的自律品质。
(3)加强企业内部财务控制体系。有效的内控制度及措施,可以降低会计职业判断的风险。首先,内控体系的设计要使会计人员便于熟悉企业组织的不同部门和业务流程,真正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对企业具体业务和所处的市场环境有较深的了解,具有全局性观念,其作出的职业判断才是完整的、准确的。其次,在会计机构中增设专门的财务分析部门或岗位,对已做出的职业判断进行验证分析,评估并修正职业判断,同时会计岗位也能相互制约,防止滥用会计职业判断。另外,建立对重大的不确定事项集体决策制度,防止因个体的局限性而造成的失误。由企业财务会计决策中心对不确定事项进行分析、研究、判断,多渠道采集信息,按程序规范操作,确定多个方案的比较及优选,提供给
企业管理层决策。最后,完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会计职业判断的有关信息,包括重大会计政策的选择、重大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方法、或有事项对财务成果的影响等,让会计报表使用者全面理解掌握会计信息,认识到不同的会计职业判断及选择的结果,避免发生法律纠纷,满足不同相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从主观因素分析:第一,是会计人员自身的专业知识及其职业经验的影响。同一会计业务,由于技术和能力的不同,会导致不同的实务操作。对复杂的会计业务作出合理而公允的判断,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功底、丰富的实践经验、更要有敏锐、准确的职业判断,是综合素质的反映。因此,会计人员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观念,通过不断的学习,掌握会计实务、税收法规、企业管理等知识,为增强会计职业判断能力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注重会计实践,结合客观环境,将理论知识转化为现实的行为能力,使得会计职业判断能力得到更好的发挥。第二,是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的影响。会计准则赋予会计人员的灵活性越大,就越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会计人员的道德水平是会计职业判断的基石。会计人员在进行职业判断时,应自觉抵制利益的诱惑和外界的干扰,排除个人主观意念及偏好,客观、公正的进行职业判断,作出会计处理,真实的反映经济业务事项,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服务。第三,理论联系实践,重视案例剖析。经济的发展使得会计人员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是不断发展的,通过案例剖析的实践性学习,提高会计人员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职业判断能力。第四、学习和掌握相关经济法律知识。如参与经济合同的订立、判断经济业务实质、进行会计报表信息披露等情形,运用掌握的法律知识,以严谨的书面语言表达经济业务事项的实质,维护企业相关利益者的利益。
综上所述,建立健全他律与自律相结合的规范管理制度,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在会计实践中逐步培养会计职业判断能力,最终能促成会计人员从他律走向自律,真实、客观、公允的进行会计选择。这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需要会计主管部门和会计人员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