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不同视角对会计政策选择动因的解读(2)
2017-09-14 01:30
导读:三、社会学视角 社会学的任务是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其基本立场是从总体出发,通过对各种关系的认识和改造以实现一种良性的均衡状态,而会计作为
三、社会学视角 社会学的任务是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其基本立场是从总体出发,通过对各种关系的认识和改造以实现一种良性的均衡状态,而会计作为是一门具有服务性质的科学(被广泛的应用于解释、解决社会问题),无疑能够在该方面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企业、政府、投资者、债权人、供应商、顾客及员工等相关利益主体出于不同的动机倾向于对自己有利的会计原则、程序和方法,并要求企业管理当局将其付诸实施,因此会计政策选择从某种意义来看可以解释为一种通过博弈对各种关系协调的手段。 1.投资者 投资者为企业运作提供了物质基础,是企业现有净资产和企业净增值产权的权利享有者。一般而言,投资者追求资本保全并希望将收益尽量保留为资产状态以减少其他相关主体对收益的分割,因此,在会计政策选择上,投资者往往选择对资本保全有利且偏于保守的方案。不过情况并非一直如此,当资本交易(出售产权)即将发生时,投资者因希望高估企业的净资产和获利能力会偏好于选择激进的会计政策。不同状态的投资者从各自的立场出发对企业管理当局施加影响,进而影响到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 2.企业管理当局 企业管理当局作为企业运行的经营者,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现代企业制度下,往往为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不是所有者利益最大化而工作,因此不可避免的和所有者之间存在着潜在矛盾。由于管理当局的利益通常是与企业的业绩挂钩的,所以企业管理当局通常通过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选择对自己最为有利的会计政策来影响展示业绩的会计信息的生成。另外,当管理者将被更换时,现任管理者往往偏好于提前使企业实现利润而选择把成本和损失向后期递延的会计政策。 3.政府 政府和企业的关系在于政府为企业提供良好的环境并主要通过流转税和所得税的形式取得收入来满足自身的支出。一般而言,政府总是希望能从企业较多较快地获得收入,因此在会计政策选择上,政府往往倾向于激进的有利于增加税前会计利润的会计政策。但是,企业为了能够少缴税,在会计政策选择的思路上往往与政府相反,倾向于采用保守或谨慎的政策,这种对抗性集中体现在税务会计的计量方法选择上。但是勿容置疑的是政府往往处于优势,如政府可以通过法律的形式禁止企业在税前列支超过规定标准的实际成本。 4.债权人 债权人的利益要求是从企业收回贷款的本金并获得相应份额的利益(利息),然而,这种要求通常不被管理者和股东所重视。因此,债权人在贷款时,往往要求债务人提供经过审计的财务报告以详细了解企业的偿债能力及盈利能力,并且,在贷款还款期限内通常与债务企业订立一系列保护性条款以限制债务企业采取一些对债权人不利的行为。由于与债权人的约定的评判大都是以具体的会计指标为基础的,因此,有债务合约的企业比没有债务合约的企业更可能采用增大收益和资产的会计政策。
四、结论 会计政策选择现象之所以存在,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多个视角对该问题进行审视,使我们对其动因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因此,对待会计政策选择的态度即不能一概否定,也不能放任自流,而是应该因循善诱,趋利避害,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实现会计政策选择的帕累托最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