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失真的技术性因素:不确定性与模糊性(2)
2017-09-24 01:27
导读:2.会计确认、计量中存在不确定性和模糊性。会计活动归结起来就是对经济事项的确认、计量,并在此基础上,对事项的记录、反映和控制。然而,会计确
2.会计确认、计量中存在不确定性和模糊性。会计活动归结起来就是对经济事项的确认、计量,并在此基础上,对事项的记录、反映和控制。然而,会计确认和计量本身就存在着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如在资产的确认中,对商誉等无形资产的确认就很乏力;在固定资产核算中,残值、折旧本质上是一种估算,况且由于存在着多种折旧方法,每一种方法对经营绩效的评价都会有不同的影响。再比如,在不同的计量模式中,成本虽然客观,但不能反映通货膨胀的影响;现行成本虽然能反映现时的通货膨胀水平,但又缺乏客观性。其他如外币折算、合并报表、衍生工具计价等等,也都存在着大量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
3.对未来事项认识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未来事项由于受现在和未来各种必然和偶然因素的影响,它的发展变化也是模糊和不确定的。虽然人们努力探讨各种预测方法,试图尽可能准确地预测,但只要我们将会计预测结果与实际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就不难发现,其准确性是值得怀疑的。同时,会计本身是反应性的,导致会计信息与实际情况间存在“时滞”现象,当用户使用有关信息努力作出判断时,未来情况的发展可能大大出乎其预料,远远超出了会计信息可能提供的预测结论。
4.有关分析、评价方法的模糊性。人们在运用数学方法试图精确地描述原本“模糊的”事物时,往往附上若干假设性的前提,而这本身就是不确定的。比如作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前提的有效市场,它的成立就需要几个假设,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中的β系数的确定,也有很大的主观性。又如净现金流量,以确定有价证券价格时贴现率的确定,也有若干不同标准,选用不同的贴现率,计算的结果会有很大的差异。另外,在会计信息的揭示上,对于同一类经济事项,由于人们主观判断的不同,也会导致多种多样的财务揭示方式。最典型的,是诉讼案在会计报表上的披露。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对信息质量的,集中体现为导致信息混淆。所谓信息混淆,是指一个可观察的信息,由至少一个不可观察的信息组成。使用数学语言可以这样描述:可观察值W(k)由两个混合在一起并不可直接辨别的分量X(k),Y(k)组成,即:
W(k)=X(k) cY(k)
其中c是一个系数,由具体的决定其值。
会计中的信息混淆主要有这样几种类型:
1.名义数值与实际数值的混淆。针对普遍存在的不确定性,会计作出了一系列假设,如持续经营、货币计量、成本等,试图将会计人为地置身于可确定的环境状态中,这就导致了会计帐面数值即名义数值与实际数值的背离。也就是说,会计提供的信息是一种典型的双分量型的混淆信息。名义收益与实际收益就是一个例子。
2.再生性信息与非再生性信息混淆。再生性信息指为主要的和经常的活动所确定的信息,如营业收入、营业费用和营业利润等,只要企业持续经营,这些信息就可持续再生;非再生性信息是为企业所发生的偶然事项所确定的信息,如捐赠、不可抗力损失等,它们一般不会持续发生。这两类信息对信息使用者的意义是不同的。而现时的会计信息并不能区分两者。损益表信息就是一个典型。其中的利润是再生性利润与非再生性的净收益(“利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