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如果完美的理论不存在,那么对不完善的理论进行选择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是理论对使用者的价值。在选择理论时,使用者还应考虑建立预测理论的成本。理论的预测价值在于解释为什么我们并不抛弃一种带有诸多预测误差的理论。在会计上,理论家对理论的选择往往要受以下因素的影响,即理论解释现象的直观感染力、理论解释和预测现象的范围以及预测对使用者的效用。相互竞争理论之所以产生是由于理论并非十全十美。我们所能做到的就是验证理论的假设。即把它与所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对比。如果假设与现象相一致,它便得到确证(瓦茨、齐默尔曼,1999)。由此可见瓦茨和齐默尔曼认为实证会计理论是无法证明其正确或错误的。但这并不影响会计理论的发展。如果会计理论能够解释和预测会计现象,那么会计理论就是有用的,他们用“有用性”来衡量会计理论的优劣。
三、实证会计理论的方法论
事实上,从瓦茨和齐默尔曼一系列的文章中可以发现他们和Friedman均采用了工具主义的观点。Friedman认为,一切政策性结论必然依赖做某事而不做某事会造成各种结果的预测,预测必须间接或直接地建立在实证经济学基础上,当然,理论可看成一组重要假说,评判经济理论正确与否依赖于它“解释”同种经济现象的预测能力,只有实际证据才能证明理论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更恰当地讲,或尝试性地“接受为”有效理论,或加以“拒绝”。
工具定义是实用主义的一个分支,它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杜威在他的《哲学的改造》一文中提出关于科学知识的工具主义观(张俊山,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