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关于审计项目后评估的思考(2)

2017-10-25 03:00
导读:审计项目创新包括:一是审计技术和方法的创新。如新的计算机审计软件的开发和新的审计 方法的采用。二是审计组织方式的创新。如国家审计、社会审
  审计项目创新包括:一是审计技术和方法的创新。如新的计算机审计软件的开发和新的审计 方法的采用。二是审计组织方式的创新。如国家审计、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的整合,审计、纪 检、监察联合办案方式的创新,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制度的完善等。三是审计项目管理 制度的创新。如人员分工、权责制约、激励相容等的创新。
  审计项目的成本绩效进行评估就是找出审计项目实施过程中造成审计资源浪费和绩效不好的原因,使项目实施单位吸取经验教训,提高以后同类项目的绩效。
  (四)审计项目影响的后评估
  审计项目影响包括经济和社会影响。经济影响主要是审计项目的收缴的违纪资金、直接经济损失的挽回、所审计项目的改进和宏观管理的完善等影响地区的经济;社会影响主要是通过审计项目,审计机关移交案件线索、配合有关部门查处大案要案、促进审计项目对象所在区域的制度完善和促进国家层次规范的修订与法律的完善等等,具有深远的社会影响和宏观绩效。
  审计项目影响的后评估就是检查、评价审计项目的经济、社会影响情况,总结审计项目产生较高经济、社会影响的做法和经验,分析影响审计项目产生较高经济、社会影响的原因,提出改进的意见,促进审计项目的完善,促进审计事业的科学健康发展。
  (五)审计项目持续性的后评估
  审计项目持续性的后评估就是检查该项目社会大众、党和国家、有关部门的需要程度和欢迎程度、该审计项目的成功程度(或完成程度)、该项目的成本效益情况等等,评价这些审计项目是否具有发展前景,分析该类审计项目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进而以后对审计项目的类别和重点进行调整,从而实现国家审计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三、审计项目后评估方法
  
  (一)对比法
  第一,有无法。是指将审计项目实施前与审计项目完成之后的情况进行对比,以确定审计项目效益的一种方法。它主要应用于对审计项目的计划、审计项目决策和审计项目实施的质量的评估方面。
  第二,先后法。指将审计项目实际发生的情况与若没有审计项目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对比,以评价审计项目的真实效益、影响和作用。先后对比法主要应用于审计项目的效益评估和审 计项目的影响评估方面。
  (二)逻辑框架法(简称LFA)
  审计项目后评估的逻辑框架法是将审计项目的多个具有因果关系的动态因素组合起来,用一张简单的框图分析其内涵和关系,以确定审计项目范围和任务,分清审计项目目标和达到目标所需手段(或程序)的逻辑关系,以评价审计项目活动及其成果的方法,通过应用逻辑框架法可以系统地分析审计项目原定的预期目标、各目标的层次、目标实现的程度和原因,从而评价审计项目的效果、作用和影响。它是审计项目后评估的主要方法之一。
  
  四、综合评价法
  
  第一,成功度评价法。审计项目后评估的综合评价方法可采用成功度评价的方法。成功度评价是依靠评价专家或专家组的经验,综合后评估各项指标的评价结果,对审计项目的成功程度作出定性的结论,也就是通常所称的打分的方法。
  第二,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审计项目不仅有经济效果,更重要的是有社会政治效果,仅对经济效果评价,就难以全面、准确评价审计项目,因此应进行多目标综合评价。而审计项目的社会政治效果难以精确计算,具有模糊性。模糊评价法是在评价中引入模糊性概念,运用模糊数学来处理审计项目评价的一些问题。模糊法常与分层法综合运用,称为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参考文献:
  [1]王洁,袁静晓.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方法(执行).审计与理财,2004,(08).
  [2]康波.审计方案入手切实提高审计项目质量,审计理论与实践,2002,(10).
  [3]桂建平.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与国家职能定位研究,审计研究,2004,(05).
  [4]高林.保持审计机关共产动员先进性关键在于提高依法审计能力,审计研究,2005,( 04).
  [5]贺花.关注舞弊的风险导向审计项目的管理,中国注册会计师,2004,(05).
  [6]胡志勇.国家审计系统科学发展观新视角,审计研究,2005,(01).
上一篇:上市公司会计报表粉饰的动机分析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