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不难看出,这一环节的设计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差异,把课堂真正还给了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这一阶段着重是让学生根据各自的预习内容、预习所得、预习所惑在小组内或全班交流、探讨,这样能起到对预习的检查作用,使学生能够重视预习,同时又是对知识的再认识和再梳理,从而使学生更清楚地、近距离地看到自己理解不完善的地方,以便及时更正。这种展示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倾听能力和自学能力,它充分体现了导学案英语教学的理念,即学生已会的不教、学生能学会的不教、学生间能教会的老师不教,从而真正达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本环节是学生生命和灵魂、自由和率性张扬的平台。
2.Reading解读环节
解读展示一:Read & Act out。
基本流程是:小组合作,分工朗读→展示朗读(方式有一对一、二对二、男对女,还可将对话改成短文读)→表演,方式有对话表演、短文接龙表演等。
解读展示二:Read & Remember。
要求学生回忆总结所学到的七个重点句,并适当讲解重点(方式是个别对话)。
本环节着重关注三个词语,即朗读、表演和记忆,它们是文本解读的慧眼,它们是学生在课堂上的精神放牧和漫游,它们可以让学生敞开自己的心扉,融入文本,得到美的享受;它们也是培养学生语感、加深对文本理解、增强记忆、积累知识的有效手段,它们能让学生真切地体味语言的表现力,丰富自己的词汇,品悟遣词造句的神韵,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3.拓展延伸环节
(1)Game淘宝乐
要求学生拿出从家里带来的小东西,将教室设想为小礼品店,大家购买自己喜欢的礼品。
规则:用本课所学句型;买卖合意成交,不合意可退货。
Model:
A: Can I help you?
B: I'd like________.
A: Take a look. It's________.(评价自己商品的特点,如interesting,funny,good,wonderful,beautiful等)
B: How much doe
s it cost?(或How much is it?)
A: It________.
B: ...(要求打折,因为没有足够的钱买了)
A: ...
B: Ok. I'll take/buy it./Never mind.
打折的参考句型:There's a discount on…/Can I have a discount? /I can give you a discount.
(2)淘宝收获环节
用以下三个句式谈:I buy…/It costs…/They cost...
“导学案”教学模式提倡通过学以致用,拓展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发展思维,陶冶情操,真正提高英语素养,塑造高雅完善人格。这节课是引用了在教师指导下的Game活动和谈淘宝收获的形式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提高技能、磨砺意志、活跃思维、展现个性、发展心智和拓展视野。这种具有交际化性质的活动,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学生成了快乐的体验者、精彩的演绎者。整堂课的信息量、思维量、延伸量都得到了充盈的提升。当然,学以致用的活动形式还可以是多样化的,但要切记:适合的(适合文本内容,适合班级学情)才是最好的;有生成的,才算是精彩的。
4.当堂检测环节
《美文》P64~65:
Task 1:快速、轻声阅读对话,完成Ⅰ、Ⅱ部分。
Task 2:划出对话中更多的购物用语,组内一起读读并分享。
课堂检测是导学案英语课堂教学模式“预习展示,文本解读,拓展延伸,当堂检测”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的最后一个环节。它是一节课的总结,有效反映“预习展示,文本解读,拓展延伸”这三个教学环节在课堂教学中开展的成效性,是对课堂导学案多边活动效果的检测,它也是课堂生成的定性标签。所以,它在设计形式上要多样化,做到精练、有趣、实用。如本节课采用的当堂检测就不是传统的重在写的练习测试,而是重在读,这是切合本课内容和班级实情的智慧选择,它让学生在阅读检测中巩固了知识、提高了能力,这也是我们交互课堂所追求的境界——终至无痕。
四、结束语
本节课通过三个篇章,激活了学生诗意的梦想,完成了课堂生命的润泽过程,并最终实现了师生知识生命的转让。整个过程生动、流畅、丰富、饱满,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思想碰撞,心灵交流,跃动着活泼的生命意趣。
“导学案”教学法像一张泼墨绘就的风景画卷,它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是一种尝试,它坚守以学生的生命发展为本,旨在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气氛,凭借多边交互对话,让课堂鼓荡得流动生变,充满生命活力,它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自尊心和归属欲,有利于形成积极的相互促进的关系,能改变每个学生的生存状态,唤醒每个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在高效互动中激发起学习的自觉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从而真正实现知识、生活和生命的深刻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