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学案设计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路径(2)

2013-04-26 18:09
导读:(四)英语学案设计体现文化渗透 英语教学中,应树立文化意识,应在传授语言的同时同步传授文化知识。这样做的好处是:文化知识加深了学生对语言的了解

  (四)英语学案设计体现“文化渗透”

  英语教学中,应树立文化意识,应在传授语言的同时同步传授文化知识。这样做的好处是:文化知识加深了学生对语言的了解,语言则因赋予了文化内涵而更易于理解和掌握。英语学习也旨在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形成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基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进一步拓宽其国际视野,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使命感,为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教学,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十分必要。

  在学案设计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文化渗透,可运用多种资源,采取多种方式来进行。比如中学英语教材内容已经相当丰富,涉及领域宽泛,其中蕴含了很多文化信息,我们要充分挖掘教材,活化教材中的文化信息,借此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风俗习惯,在中西文化对比中进行文化渗透,也可以给学生补充教材以外的中西文化。如:称呼差异,在英语国家称呼不知其名的陌生人常用“Sir”和“Madam”。招呼差异,我们中国人见面打招呼时习惯说:您吃过了吗?(eating culture);而英美人见面打招呼通常问“How do you do!”(doing culture)。回答差异,当别人问是否要吃点或喝点什么时(Would you like something to eat or drink?),我们通常习惯于客气一番:“不用了”、“别麻烦了”等;而按照英语国家的习惯,你若想要,就不必推辞,说声“Yes,please.”若不想要,只要说“No,thanks.”就行了。这也充分体现了中国人含蓄和英语国家人直率的不同风格。“通过文化渗透,帮助学生了解文化差异,逐步提高其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当然,文化渗透可以是多种形式的,如阅读小短文、发放旅游小册子、查阅地图册、观看视频短片、分享照片等;途径也可以多样,如通过教师介绍获得知识,或者通过学生讨论,分享式、参与式地获取信息。

  四、结束语

  在学案设计的探索过程中,我们不断地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取得进步,如学生自学能力增强,学习兴趣更浓,分层教学的优越性更得到凸显,课堂效率得到提高。在教师问卷调查中,教师对学案普遍持肯定态度,认为学案让学生的参与度更高,使教师从纯粹的讲课中解放出来,教学效果更显着。当然,学案设计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在学案和其他教辅资料共同使用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探讨,不断地去解决完善

上一篇:谈英语听力的提高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