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中文摘要 在任何一个社会中,总有些不能直截了(2)

2013-08-12 01:03
导读:知识 (即语境 知识 )是言语交际的基础,同时强调说话者对受话者统觉背景的掌握与预测。受到文化传统、道德以及礼貌等因素的制约,委婉语表达内容
知识(即语境知识)是言语交际的基础,同时强调说话者对受话者统觉背景的掌握与预测。受到文化传统、道德以及礼貌等因素的制约,委婉语表达内容一般是人们在言语交际的事物、现象或者是敏感的话题,它具有明显的志向性。发话人在对受话人统觉背景基础预测的基础上,利用距离原则和动听原则扩大能指与所制的距离,避免直接指称婉指事物。受话人如果仅从言语形式本身入手,则往往不能推测出信息的实质内容。因此,受话人在言语及个人统觉背景知识及其它语境知识学关联点进行解读[7]p42。如:有一则笑话:一位外宾想上厕所,于是对翻译说:“I wonder if I can go somewhere。”翻译随口答道:“Yes, you can go anywhere in China.” 结果弄出笑话。而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外宾说话委婉,翻译只从字面翻译这句话,没从语境及文化背景进行理解,从而闹出笑话。

三.英汉委婉语的差异

汉语和英语是两种各自独立存在的语言系统,因此两者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由于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不同,所以各种语言又有各自的特点,中国与西方不同的社会文化必然也会在委婉语中有所反映[8]p50。例如汉文化比较注重等级观念,这从汉文化中的避讳艺术可见一斑。在封建社会中有国讳,所谓国讳,主要是避开皇帝本人的名姓及服饰。比如与皇帝名姓相同的字音要回避。除此以外,还有家讳、圣讳、官讳种种。而且汉文化中的等级观念至今还在延续。对于上级、领导,人们谨言慎行,惟恐不敬,大多不敢直呼其名, 而冠以职位,某某处长,某某经理。而西方人则喜欢与人平等相处,所以下级可以直呼经理名字,儿子可以直呼父亲名字。又如众所周知,中国人情感细腻,语言表达方式比较含蓄。即使受到称赞表扬,内心很得意时,嘴里也会说:“哪里,哪里,不敢当,您过奖”之类自谦之言。这就是避讳中的轻言艺术。反过来,西方人性格率直,喜欢受到赞扬、鼓励,他们会欣然接受溢美之辞,并真心表示谢意。与中国人事事时时轻言自己以示谦恭相反,西方人更看中个性的张扬。

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出,汉语和英语中使用委婉语的意图大致是相同的,即使语言变得更加文雅礼貌,易被接受。但在进一步的观察中,我们发现这两种语言使用委婉语的情景并不完全相同,有时甚至是截然相反的。正是汉英两种语言所归属的文化特性、伦理观念、价值取向决定了语言的相异性。

四.英语委婉语的特点

(一).民族性

委婉语是世界文化中普遍的语言现象。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不同,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文化沉淀各异,因而不同语言中的委婉语必然也存在相当的差异,这种差异的体现,正是委婉语民族特点的体现[9]p136。

这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英文里对poor(贫穷)的看法。poor在英文中是一个可怕的字眼,它意味着生活困窘,也标示着社会地位低下,所以poor的代用语也极多,有一段描述一位年轻妇人生活困境的文字不无讽刺地展示了一系列poor的委婉语:

I used to think I was poor. Then they told me I wasn’t poor, I was needy. Then they said it was self-defeating to think of myself as needy, that I was culturally deprived. Then they told me deprived was a bad image, that I was underprivileged. Then they told me that underprivileged was overused, that I was disadvantaged. I still don’t have a dime but I have a great vocabulary!”(Harper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Usage)

这段话的大意是:“起初我认为自己贫穷。后来他们对我说我不是贫穷,我是缺乏生活日用品。后来他们说认为我自己缺乏生活日用品太自馁了,我是丧失了受教育的机会。后来他们又告诉我丧失是一个能引起不良联想的字眼,我是社会地位低下的人,但紧接着他们又告诉我至今我仍然是一无所有,但我已拥有了一大堆词汇!” 短短一段话,采用了四个与poor同义的委婉语:needy(缺乏生活日用品)、culturally deprived(丧失教育机会)、underprivileged(社会地位低下)、disadvantaged(生活条件差)[10]p143。

(二).地域性

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不同地域风俗习惯自然多有差异,这种差异体现在语言当中就表现为语言的地域性差异。委婉语多与民间俗讳相关,其地域性自然也就分外显明[11]p145。如面包是英国人的家常食品,因此就出现了“take bread out of someone’s mouth”来表示 “抢走某人饭碗”的意思。又如:humble(地位低下的)是umble和numbles两个词的讹变。umble和numbles都指“鹿等供食用的动物的内脏、下水”。在一千多年前诺曼底人征服英国时,当时只有庄园主和贵族才能吃得上用鹿肉做的馅饼,而猎人和仆人只能吃用鹿内脏(umbles)做的馅饼。吃这种馅饼本身就表明“地位低下”(humble) 。后来由于读音的变化,umble读成了humble pie[12]p80。恰巧这一变化又同吃这种馅饼的人身份相符,因此“eat humble pie” 就成了委婉表达“被迫低声下气地赔不是”的委婉语。

(三).语域性

在不同的语境中,或在同一语境中不同年龄、身份、地位或受教育程度不同的人委婉表达也不尽相同。例如:上厕所,女士可能说to powder one’s noise, to freshen up;男士可能是说to go to the toilet, to relieve oneself 、 because nature calls[13]p36或to rear;而儿童可能说go to the pot and make number one。委婉语的使用率,女子高于男子,贵族高于平民。因为女子比男子多受社会规则约束,自然形成了说话谨慎小心;贵族为了标榜其高贵,大量使用“雅词 ”。

(四).时代性

语言的变化取决与社会的需要和发展,因此时代性也可称为可变性。从历时的观点看,语言处在不断的变化中,新词不断出现,旧词逐渐消失。委婉语更是这样。少数在某些情况下使用的委婉语是临时的(temporal),随着它们使用范围的扩大,在得到人们的承认后便成了固定(fixed)委婉语。当然固定也是相对的,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委婉语会逐渐失去委婉的特性[14]p30。例如:表达“怀孕”的意思的委婉语在英语中曾先后出现如下这些表达方式:

Cancel all her social engagements (1856);Be an interesting condition (1890);be in a delicate condition (1895); be knitting little booties (1910); be in a family way (1920); be expecting (1935);be pregnant (1956)。

上一篇:摘要: 随着国际学术交流的日益 广泛, 医学 英语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