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摘要:问候语作为日常交际的一部分在各国文化(2)

2013-08-22 01:04
导读:(1)How ale you?最近怎么样? (2)How is your work?工作怎么样? (3)How is your family?家里都好吧? 老是汉语中常用的称谓前缀,用在姓氏前表示对被称呼人的尊敬。人们在

  (1)How ale you?最近怎么样? 
  (2)How is your work?工作怎么样? 
  (3)How is your family?家里都好吧? 
  “老”是汉语中常用的称谓前缀,用在姓氏前表示对被称呼人的尊敬。人们在称呼地位较高或者年龄较长的人时,多用“老”。如,“张老”,“李老”等。但是在英语中相应的翻译就变成了“Old Zhang”,“Old Li”,失去了尊敬的意味。因为在国外称呼对方“老”是很不礼貌的。在使用问候语时,直接称呼对方“先生”、“小姐”或“女士”即可。 
  其次,在中国,一个人的职业或头衔可以直接被用来当作称谓,如。赵经理、李校长、王工程师、张老师等。但是我们很少听到英语中有这样的称呼“Bureau Director Smith”,“Manager Black”,

“Principal Brown”,等。在英语中,只有少数职业名称可以作为称谓使用,像“Doctor”,“Governor”,“Mayor”,“Professor”等,但后面均不加姓氏。 
  汉语的一大特色就是有一套复杂的亲属称谓体系。根据血缘关系以及年龄大小衍生出了不同的名称。例如,英文中的aunt在中文中就有若干对应词:姑姑(大姑、二姑),婶婶,姨妈,等等。中国人不仅用这些亲属称谓词称呼和自己有关系的人,还用于称呼非亲属关系的人或者是陌生人,以此来拉近人与人的距离。如称呼老人用“爷爷、奶奶”,称呼中年人用“伯伯、叔叔、大婶、阿姨”等。而在英语中,只有称呼亲属才会使用这些词汇,对于非亲属关系的人一般使用“先生”、“小姐”或“女士”。 
   
  5 合作差别 
   
  1967年,美国哲学家格莱斯提出了会话交际的合作原则。格莱斯认为,为了保证会话参与者能够持续地进行有意义的语言交际,要求每一个交谈参与者在整个过程中所说的话符合这一次交谈的目标或方向,这就是会话的“合作原则”。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大多数英语问候语都遵循“合作原则”,即被问候人都尽可能回答问候人的询问。例如: 
  A:How ale you? 
  B:Just fine.How’s your mother?I heard she WEkcJn’t well. 
  A:She’0 got a headache.but she i8 much better now. 
  B:Glad to hear that. 
  A:Thank you! 
  以格莱斯的“合作原则”为标准,汉语的问候语大多违反了这个原则。汉语问候语的回答较为模糊、笼统。
  A:你家孩子出国的事情怎么样了? 
  B:估计还得几个月! 
  A:要好好培养啊,孩子学习好吧? 
  B:凑合吧! 
  在上面的例子中,A询问事情的进展是否顺利,而B只是告诉对方一个时间,并没有直接回答。第二个问题的回答更是模糊,或许只是为了表示谦虚。 
  汉语中的问候语还可以用一些和问候人所说话题不相关的问题来回答。比如: 
  A:您老要去提水啊? 
  B:你这是要去哪儿? 
  以上对话毫无关联,违反了格莱斯的合作原则。显然B知道A在发问,他却没有正面回答,而是问了另外一个问题。实际上,A和B的问题都无需回答。尽管这个回话意义不完整,但是双方都没有感到不自然或是被冒犯。因为汉语的问候语所要表达的只是一种人与人之间语言的交流,并不一定要提供什么信息。 
  问候语存在于所有语言之中。它作为恰当开始谈话,为建立、维持和商定社会关系提供了手段。在跨文化交际的大环境下。怎样运用语言才得体,才合乎理解,这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通过以上对比可以得出,由于英汉两种语言有着不同的渊源,使得问候语的习惯性表达产生诸多差异,如果忽视了这些差异就会使交流产生困难,造成误解。因而加强跨文化研究在语言理论和实际应用方面都具有必要性和迫切性。

上一篇:摘要: 法律 英语 有其独特特征,表现为用词正式庄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