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析英语中的整体教学(1)(2)

2013-09-02 01:19
导读:kind of music is this?do you like it?can you name some other piece of music likethis one?等问 题导入课文教学。 (2)有区别地整体处理词汇教学 传统的方式常常是在学习新的
    kind of music is this?do you like it?can you name some other piece of music likethis one?等问 题导入课文教学。
    (2)有区别地整体处理词汇教学
    传统的方式常常是在学习新的对话或文章之前先集中教生词和词语并介绍它们的用法等。这种教学方式费 时多,收效不大。而且长期沿用这种教学方式,会使学生形成不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即在听或阅读某一新材料 之前一定得弄清所有生词和词语的意义。这将使学生越来越脱离今后真实交际和运用的实际。
    在指导高中英语教学中,笔者提出分3 种途径整体处理教材中出现的新词语,以解决词汇教学费时的问题 。
    ①对于影响学生理解关键词语可以在听或阅读之前教授。但是,也应该尽量运用情景和通过英语学习英语 的方式来教。
    ②教材中大量词语是可以让学生听或阅读过程中学习。这样,可以不断增加让学生通过上下文理解、猜测 或推断词语意义的机会,提高学生词语学习的能力。以下2例中的生词若提前教的话, 学生学习两段对话就会 变得索然无味。
    lesson 9.unit 3,senior 1b
    …
    sara:what do you want to do next fall?
    yang:pardon? would you please say that again more slowly?
    sara:what do you want to do next fall?
    yang:next what?i'm sorry i don't quite follow you.
    sara:what do you want to do next september. do you haveany plan?lesson 25.unit 7.senior 1 b
    wang: carl. what does "quake" mean, as in the word"earthquake"?
    carl:it means "to shake".so. in an earthquake, the earth shakes...
    ③有些词语在教学过程中不必要数,可以留待学生自己去理解或查阅。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语言交际离不开情景,在不同的情景或上下文中,同样的词语会有不相同的意义。笔者认为,整体教学方 法要求教师应越来越多地为学生提供让他们通过句子,特别是篇章来学习新的词语的机会,以激发他们注意、 思维、记忆、想象、联想等能力的运用,提高他们用英语进行真实交际的能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粗线条地整体把握教学层次
    整体教学要求教师的责任不是“教书”(指教书本),而是要求教师借助书本,“教学生怎么看书?”和 “怎么学习?”因此,教师应把握分寸地体现“宜粗不宜细”的教学风格,以利于培养学生接受语言的能力。 对于教材内容和新出现的结构和词语,在教学中一定要把握住“度”。通常应按下边的3个层次。
    附图{图}
    ①主要的内容、结构和词语:是课堂教学的重点,其中包括内容、运用结构和词语。
    ②理解和把握的内容和结构:只要求学生听得懂和看得懂,而不统一要求学生掌握和运用的教学内容。
    ③领会的内容和词语:仅只要求学生领会的内容和词语。不要求学生记忆和掌握。
    英语教学中,常常需要采用粗线条的教学方法。往往粗线条的教学风格,有利于启动和提高学生的独立思 维、观察、注意、主动记忆、想象、联想等能力。
    三、整体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过程是整体教学艺术的主导原则。英语整体教学方法一定要将整体教学思想体现在教学过程之中 ,即做好对于教学内容的整体处理,设计多维式的分层次、多因素、有序的教学过程,发挥语言知识和语言运 用能力相结合的整体教学功能等。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1.在设计整体教学过程时,教师必须遵循语言学习规律。
    英语整体教学方法,要体现教学思想和教学过程的统一,要体现教学过程与学生学习过程的统一。英语教 学过程既是教师的认识过程,更应该是学生的认识过程。教师必须做到认真研究英语学习过程的规律和结构, 即:感知,理解,巩固和运用四个阶段(见下图),做到循循善诱,循序渐进,步步深入。教师 引入→实 践→发展→检测
    ↓ ↓ ↓ ↓学生 感知 记忆 运用 强化
    (1)感知阶段(注意力和观察力):学生通过各种感官开始。 从而进入学生的大脑,获取外语的信息是 理解掌握的基础。
    (2)理解阶段(思维能力):理解所感知语言的意义是学英语的重要目的之一,是感知的深入。
    (3)巩固阶段(记忆力):是学习外语的重要环节。理解语音、词汇、语法、结构所表达的意义,结构和 用法。巩固是记忆保存;是教学过程的重要阶段。要利用无意识记忆和有意识记忆。
    (4)运用阶段(实用能力):运用为英语学习的中心环节, 是实现目的和任务的综合过程,是智力综合 活动的过程。
    根据上述规律,笔者在指导初、高中英语教学中,要求教师在运用新编初、高中教材所介绍的5步教学过程 时,一定要把握规律, 明确每个步骤的目的,认真研究教学步骤之间联系的自然和流畅(natural and smoo th)。
    revision for presenting the new
    presentation for ss' understanding
    drill for ss' learning
    practice for ss' application
    consolidation for reinforcement (organizing feedback)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必须指出的是,5步教学法体现了学习的一般规律, 并非不可改变的教学过程。有时,可结合教学实际采 用引入、操练;引入、操练;有时会是操练、实践;操练、实践等。
    2.在设计整体教学过程时,教师必须坚持自己的主导地位。
    要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起的主导作用。教师要始终站在学生的地位 ,考虑学生学习的兴趣、需要和困难,揣摩学生的思维路线和记忆、学习方式。
    以课文教学为例,笔者提出了三项整体目标,即理解课文,掌握一定阅读技巧,部分语言结构和词汇。教 师在设计整体教学过程时,不能仅仅只考虑将课文的内容和课文中所出现的词汇、词语和语法讲授清楚,而应 该充分体现学生理解、记忆和掌握课文的心理特点与过程,培养交际性阅读的能力(即有效地获取书面信息, 实现交际目的的能力),实现阅读理解过程交际化(即让学生带着目的读,以提高理解效果),采用不同的阅 读方式来实现不同的交际目的,通过阅读进行基础知识和词汇的教学。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之先生说:“先生教书的法子应该是学生读书的法子。”“如果让教的法子自然根据 学的法子,那先生费力少而成功多,学生方面也就能够乐学了。”这种教法体现学法的教学合一思想对实施整 体教学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英语整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善于引导学生入门,传授解惑,掌握重难点,不仅授人以鱼,而且授人以 渔,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其思考,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
    3.在设计整体教学过程时,教师必须发挥个人的创造性。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教学过程是十分宽容的。教师应该从实际出发,自由确定教学过程,采用各种风格和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 和方法,发挥个人的创造性,取得不同层次学校英语教学效果的整体提高。
    对话、课文、语言教学等和某节课的整体教学方法绝非固定不变的陈式,而应该是多元的和多层次的各种 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和技巧的集合。教师只要认真研究英语学习过程的规律和结构,坚持整体教学思想、整体 设计教学和保持教学内容完整的原则,实行教学过程与学习过程的统一,就能够根据各自教学的实际,发挥个 人的创造性,采用多种风格和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取得不同层次学校英语教学效果的整体提高。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情感素质与英语学习(1)网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