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提问时,C层学生能应用新的知识,在教师的协助下完成简单的学习问题。回答只要用“Yes”or“No”, 或做“True” or “False”判断;适当点拨,让B层学生回答“Wh- question”;A层学生则要求回答一些开放性、创造性的问题。对一些难度低的问题,充分调动中下层学生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参与和表现,允许他们出错,并及时启发,给予诱导。如Book III Lesson 26, 我设计了10个问题,根据难易分别提问A、B、C不同层次的学生:
1. What's in Lucy's mother's hand? (Level C)
2. What did Mrs King ask Lucy to do?
3. What other things did Mrs King give Lucy? (Level B)
4. Why did Mrs King give it to Lucy? (Level A)
5. Has Lucy bought all the things on the list? (Level C)
6. What's happening now? (Level A)
7. What did the shopkeeper say to Lucy? (Level C)
8. What did Lucy do then? (Level B)
9. Why did Mrs King say that Lucy wasn't clever? (Level A)
10. How were the sweets on the floor? (Level A)
2. 作业分层。
预习作业:要求A层学生做单元预习,多提出问题,尽量自己解决问题;B层学生提前翻译好本周所学的课文,归纳重点单词和词组;C层学生则在A、B层学生的帮助下,注出所学课文的生词的音标。教师要特别关照B、C两层次学生,对其进行巡回答疑、解惑和耐心细致的课外辅导,及时提示、引导、点拨,帮助他们排除学习的困难,搞好课前预习。每天布置单词、词组听写作业,指定各大组A层同学负责检查B、C两个层次的同学,这样,A层同学既帮助了同学,又能在检查中巩固了自己的知识。
教材的配套练习:A层同学可有选择地做,并完成自己手头有难度的补充练习;B层独立完成作业,还可适当增加一点教师布置的补充作业;C层同学可在同学和教师的帮助下,保质保量地完成Workbook中的笔头练习。
背诵作业:A层学生互相检查当天教师所教的对话、课文的背诵;B层同学由教师抽查;C层同学则在教师、同学的帮助指导下,背诵对话或课文的某个章节。
三、分层评价
分层教学的目的是力求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力,使其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有相对应的标准来衡量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提问、课堂练习、小测验或单元练习中,按各层次教学目标来评定优、良、中、不及格4个等次。指明A、B、C各层的等次是同分不同质的,它只说明你达到本层次目标的等级。如果学生完成高一个层次的练习题,则可给增加一个等级的评分待遇,多次测试后还可给予调整。
每个单元结束后要进行单元测试,以不同的标准客观评价每个学生的测试成绩。不妨把试题分为三部分:1. 综合能力题20分,以完型填空、阅读理解为主,让A层同学有用武之地。2. 提高题20分,让B层同学感受“跳一跳摘桃子”的体验。3. 基础题80分,让C层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产生成就感。在作业评价中要特别关照C层学生,帮助他们进一步增强自信心。比如,同样是做“根据句意,填入适当的词”练习,B层同学做对了,口头表扬;C层同学做对了,不但表扬鼓励,而且还可适当加分。又比如,C层同学背诵课文如果十分流利,可在口语成绩上适当加分。新的测试及评价形式适合每一个层次学生,使人人学习都有成功感,从而增加学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毅力。
四、反馈纠错
1. 及时反馈。各层次学生是以初三全册的期末成绩为主来评定的。初三下经过一段复习,B、C两层次学生可凭复习的效果依次上调到A、B市质检后又进行一次调整。练习后应及时获得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以便再次调整。在初三上期末,有4位同学由B层升到A层,2位同学由C层升到B层,反馈一调整的激励机制使A、B两层次同学产生紧迫感,个个不甘落后,奋发向上。
2. 指导方法的矫正。在教学中除及时反馈外,教师还应注意对达到A层要求的学生给予及时表扬和鼓励;对于个别达不到本层次要求的学生在课内外要进行分类指导、补缺补漏。在总复习阶段,充分发挥A、B两层学生的优势,有意识地把各层次学生编为同桌、前后桌,A层帮B层,B层帮C层。较简单的一、二册综合检测题,A层学生不做,待C层同学做完,A层学生批改。在讲评练习中,多让B、C同学主讲,讲解错题为什么错,如何改,不完整部分由A层同学补充。这种“以优带差”办法有利于同学之间团结互助,减少差生的自卑感。此外,对差生的作业应全批全改,经常面批,找出他们学习困难的症结,帮助他们做好“错题订正”。
分层次教学之所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成绩都有所提高是基于以下几个优点:
1. 使课堂形成既合作又竞争的氛围。由不同层次的学生组成的异质学习小组通过互助合作,适当的组际间竞争,差生得到较多同伴的帮助,高层次的学生也能巩固基础知识,提高能力,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相互尊重、协作进取的精神。
2. 能充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充分发挥基础好的学生的优势,而且使他们少受基础差的学生的拖累。基础差的可受到教师、同学更多的关心和帮助,消除厌学情绪,不再被动消极应付或跟班陪读。
3. 有利于培优补差并举。分层次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培优与补差并举,促进了全体学生的发展。优生有帮助差生与自我表现的机会,自学思维能力得到锻炼;而差生在教师和同学友爱的良好学习气氛的包围中,学习心态和学习习惯有所改善,对达到分层目标的信心增强,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得到进一步的培养。最重要的是,他们感到自己也是课堂的主人,有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属于自己的一份成功。
初三英语分层次教学确实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它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教学效果明显。市质检时,笔者执教的初三(3)140分以上32人,总平均138. 6分,居年段第一也是全县第一,今年中考140分以上25人,总平均136. 8分,仍是全县第一,与本年段其它班相比,140分以上的人数是五、六两班的一倍多,一、二两班的三倍多,总平均多8分,特别是120分以下三班仅3人(市质检时5人),而其它班分别是11人、14人、9人、14人。分层教学不但使差生减少了,尖子生也冒尖了。分层次教学对教师的要求很高。教师必须有高度的负责心和较强的教学能力,正确理解和把握教学大纲和教材,还要有较强管理班级和组织教学的能力,这些是分层次教学的前提。其次,教师要看到学生之间存在差异这一客观事实,看到每个学生的潜能,允许他们根据自己的可能性来选择目标,鼓励他们不断进步。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