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的自信,提高英语学习效率(1)(2)
2014-04-06 01:03
导读:教学目标的制定要考虑各个水平的学生,为每个学生创造获得成功的机会。目标过高,难以达到,会打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目标过低,不利于能力的
教学目标的制定要考虑各个水平的学生,为每个学生创造获得成功的机会。目标过高,难以达到,会打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目标过低,不利于能力的提高。特别是差生,适当的降低学习目标就能为他们创造多一些成功。尽管是低层次的成功,但它能促使学生乐于配合教师去攀登新的学习高峰,从而去获得更大的成功。比如写一篇
英语作文,好的学生可要求写100-120字,中等学生可要求写80-100字,而差生则可要求写60-80字,其它方面的要求也可适当放低,这样各个层次的学生可能都有机会获得成功。
很多学生可能对传统的“今天你们应该学习……”非常恼火,那么我们可以从一开始就鼓励学生自己来设定学习目标和他们想从课堂中获得的学习结果。这样学生就知道要做什么,那么学生不仅可能很自觉地完成自己的目标,而且很有可能超额完成自己的目标,这样能使他们的产生一种满足感,从而保持他们学习英语的动力和兴趣。
2、引入竞争机制,创造更多成功机会。一般说来,中学生都有较强的竞争意识。在英语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这种意识,引导学生参加竞争,以期获得成功。课堂上我们可以进行
演讲比赛、听写比赛、造句比赛、抢答比赛等。比赛的内容要多层次,尽量把相对容易的问题留给差生。每节课都可以评选出若干个“英语之星”,对优胜者给予表扬,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特别是差生也能获得成功的机会,不断地成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建立自信心。
四、创造轻松学习环境,寓教于乐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克伦(C.A.Curran)指出师生间要有一种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创造性关系,为学生建立了一个心情舒畅的学习环境,使得学生能够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我国中学生是在一个被母语包围的环境中学习英语的。他们通常觉得用不太熟悉的英语是很难为情的,他们缺乏自信。所以老师在教学中特别是在初级阶段要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安全的学习环境,使大部分学生能大胆地、自然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而无需顾虑犯错误。这要求教师授课时语气要轻松,仪态要自然,评议要生动有趣,与学生建立平等信任的师生关系,这样才能消除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紧张困惑的情绪。学生在这种愉快和有趣的气氛中学习英语有助于提高他们运用语言的能力,增强其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自信心。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五、激发和保持学习英语的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就必须帮助学生消除学英语的心理障碍,激发和保持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学生刚开始学英语时学习热情高,学习成绩较好,但时隔不久,由于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语言模仿能力、读听接受能力、说写表达能力等各不相同,为数不少的同学渐渐感到学英语困难,丧失信心,甚至弃而不学。因此,英语教学应遵循语言教学规律,结合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发展特点,采用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充分运用挂图、实物、模型、录音、幻灯、简笔画、多媒体等直观手段,创造良好的英语教学环境,利用表演、竞赛、游戏等丰富多彩的情景教学方式,控制教材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习兴趣。最能引起和保持学习兴趣的是使学生感到学有所得,体验成功的愉悦。众所周知,词汇是学习的基础。学生们由于未掌握正确的记忆单词方法,极容易遗忘,这也是不少学生对英语失去兴趣的原因之一。所以,我们应注重学法指导,比如采用联想法、对比法、归类法、挂图法等,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轻松、自信地牢记单词。突破了词汇这一关,对提高学生学好英语的兴趣和信心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六、注意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
大发明家爱迪生说:“伟大人物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他坚强的意志。”学习本不是一件易事,对我们的学生来说,学习英语则更不容易。对我们的学生来说,学习英语则更是不容易。为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心理素质教育,不断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和克服困难的精神。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以身作则,用自己良好的意志品质去感染、引导学生。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注重培养和锻炼他们的自觉性和自控力。老师要充分利用教材有机地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道德、信念、意志品质等内在因素教育,培养他们学好英语的信心和勇气。激励原则要体现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上,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磨炼他们克服困难的意志。要求学生每天坚持听录音、记单词、写
日记、限时限速阅读,以培养学生的坚持性。在语言交际活动中,经受尝试失败的挫折考验,发展健康的个性,培养自学能力,促进心理优势的形成。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学好英语的一个重要环节。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形成,学生学习就会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形成良性循环。因此,英语老师要从开始就对学生严格要求,引导学生养成规范的习惯、勤于课外阅读的习惯、勤于动脑思考的习惯、勤于动笔的习惯、勤开口勤问的习惯、自觉运用语言的习惯、让学生学会科学地分配预习、复习时间,掌握记忆规律和方法;学会用比较、推断、归纳、综合等方法来辨析词语、句篇理解,促进语感能力的形成,提高外语素质。
八、加强学法指导,培养自学能力
科学的方法是通向成功的桥梁,成功的教学应首先研究学生的学习规律,使学生尽早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到会学习。Give a man fish, and you feed him a day; teach him how to fish and you feed him for a life time.(授人以鱼,只饱一天,授人以渔,终生受益。)授之以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正确途径。只有学生学会学习,进而善于学习,才能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加速学习进程,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在外语教学中,教师要有计划、有系统地介绍英语预习的方法、听课的方法、记忆单词的方法、复习的方法、听说训练的方法、阅读的方法、思维的方法等等,使学生逐步掌握这些方法,能自主地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九、结论
英语教学中,我们应该始终注意非智力因素对教学的影响,特别是在起始阶段很多学生厌学英语,害怕学英语,这往往与教师忽视非智力因素对于学生学习的影响有关,以到于这些非智力因素成为他们学习中的消极因素。世界著名的保加利亚心理学家和教育家乔治.罗扎诺夫经过多年研究发现,学习的三个主要障碍:1)批评性的──逻辑的障碍(学习是不简单的,所以怎么可能有趣而轻松地学习呢?)2)本能的──情绪性障碍(我很笨,所以我无法去做它)3)批评的──道德的障碍(学习是一项艰苦的工作,所以我最好埋头苦学)。对于这三种障碍,我们在开发学生非智力因素时,必须认真对待。我必须使学生相信自己有学好英语的能力,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并为他们创造轻松、有趣的学习环境。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经过二年训练,以2000年毕业考试成绩分析状况如下:(全班52人) 编号 1 2 3 4 状况 基本熟悉课文能基本无误朗读 20分听力得17分以上 听力满分 口语表达能力强的 人数 46 6 17 18 比例 88% 12% 33% 35% 看到这样的数据,我非常欣慰。有一种成功感,所以我认为,英语教师必须长时司的坚持教改传统观念树立新型的人才观,探索、研究教学方法,拓展语言交流的环境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培养有效率的学习者。
参考文献
1.李如密.教学艺术论. 山东教育出版社
2.汪光祖.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师生情感在英语教学中作用,
3.情感教学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