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2 注重朗读 大量背诵 加强语感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朗读是直接、完整地感受语言材料的重要形式。朗读的心理方式是一种全方位和多层次的方式,它的具体程序是眼——脑——口——耳——脑,多种感官同时调动,提升对英语语音语调的感受;同时,背诵又弥补了泛听和泛读的不足,因为泛听和泛读往往是抓住篇章的大意即可,可以忽视一切与意义无关的细节。当遇到语言上的困难时,学习者可通过注意对方的口气、脸色,或利用上下文来推测,这种“补偿性策略”对保证交际的顺畅,提高阅读速度是必要的,但其对细节的忽视又不利于语言水平的提高;而注重细节是背诵的独特之处,在背诵过程中,不仅需要注意实义词,还需要注意功能词和语法词素。理解是背诵的基础,背诵是理解的高级阶段,是一种深层次的阅读[2]。文章是作者情趣意旨的表现,只有通过反复诵读,才能对文章的内容和形式获得真切的敏锐的感受,激起读者的情感潜流,从而产生共鸣与反应,从中学得为文之道。朗读和背诵名篇佳作其作用并不在于死记硬背不求甚解,而在于对这些名篇佳作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记诵,使自己所掌握和单词句式,语法现象日益丰富充盈。长期坚持诵读,我们就会有一种思路畅通、文思泉涌的感觉。只有这样,我们在讲话时才会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在写作时,才会洋洋洒洒,信手拈来皆成文章。
3 英汉互译 思悟体会 促进语感
我们平常所说的语感的强弱指的是人们对语言中的词语搭配及句型结构的熟练程度的高低,它是对语言文字不断积淀的实践活动。我国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此,我们阅读英语书籍时,要伴之以思考,充分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开动脑筋,多思、多想、多语。最好的方法是进行英汉互译,即先把英语译成汉语,再把汉语译成英语。通过英汉互译,边思考,边琢磨,才能领悟到两种语言的表达形式(包括词语组合成句、语序排列及构段谋篇)等方面的差异,从而抓拄英汉两种语言各自的特点,领悟到语言规律的真谛,最终达到我国南宋哲学家朱熹所说的“大抵观书须抚熟读使其言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的地步。
4 英语思考持之以恒 深化语感
【参考文献】
[1] 兰昌勤,曾洁.对培养我国外语学习者学习自主性的思考[J].外语界,2004,(4)2425.
[2] 董卫,付黎旭.背诵式语言输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J].外语界,2003,(4)5659.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