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英语教学中的扩展与外延(2)
2014-09-27 03:24
导读:3.利用俗语、谚语、小诗来扩展语法教学,给课堂注入活力 由于现在不提倡系统的语法规则,所以语法的学习强调靠大量的实践自然习得,而精选带有该语
3.利用俗语、谚语、小诗来扩展语法教学,给课堂注入活力
由于现在不提倡系统的语法规则,所以语法的学习强调靠大量的实践自然习得,而精选带有该语法点的地道的英语谚语或俚语让学生们练习说,言语和俚语朗朗上口,不仅使学生记住了语法点,而且也学到了地道的英语,了解了异国文化,增强了英语交际能力。例如在讲述比较级时,让学生练习“Eyes are bigger than stomach”,让学生讨论和思考其含义,学生很快的就知道了这是中国人常说的“眼大肚子小”。我告诉学生这是一句地道的美国习语,看来中西国家有些是有差异的,但大部分还是相通的。学生立即有了学英语的成就感,思维活跃。在学习better的过程中,让学生说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4.扩展交际情景,渗透有关英美文化的内容,培养爱国意识,激活思维
学英语的目的是为了交流,课堂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扩展交际情景,渗透有关英美文化的内容,可提高学生的文化差别意识,有助于学生正确的使用语言。比如学生在进行关于“I like”的交际中,我为同学放了一段关于“I like”的录像。在录像中,一个外国人在一个中国人家中做客,这个外国人再看楼主人家的一件工艺品之后,说“I like it.”。第二天后,这个外国人收到了一件礼品,打开一看,原来是那件工艺品,她感到特别尴尬,表情无可奈何。于是我问学生,为什么这个外国人接到礼物不
开心?同学们各抒己见。从这段录像可以看出,中国人和外国人对I like的不同反应,中国人认为外国人说意思是喜欢它,所以为了表示中国人的好客,就把这件工艺品送给了他。而外国人说I like时,只是表示礼貌的赞美并不表示想得到它。从中,学生明白了I like的正确使用。像这种情况很多,比如在学习圣诞节互送礼物时,扩展延伸情景表现中国人与外国人对接受礼物的不同态度(中国人是收到礼物日后打开,而外个认为那是不礼貌的,应当面打开,进行赞美)。还有对赞美的正确反映,礼貌用语的使用等等。都反映了中西文化的不同,教师应在学生运用这些语句进行交际中,利用各种情景来展示其正确用法,达到运用语言进行真正交际的目的,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总之,教材是相对固定的,但教学情境是不断变化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具体情境下根据不停地较小对象对教材进行修正,开发和创造。现在的课堂要成为动态,发展富有创造性的教学过程,课堂不能仅限于教材提供的知识,还应有教师个人的知识和互动产生的知识。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心理及年龄特点,适当的扩展我们的课堂,让学生真正的感受到知识海洋无限广阔。
著名教育家苏格拉底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Education is not the filling of a 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