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论互文性与习语翻译(2)

2014-09-30 01:38
导读:让这个太过累赘,特别是在口语中很难做到顺畅和快速。如果这时用互文性,借用与中都有的并且相通的意象来翻译这种比喻,那么就能高效地达到翻译目
让这个太过累赘,特别是在口语中很难做到顺畅和快速。如果这时用互文性,借用与中都有的并且相通的意象来翻译这种比喻,那么就能高效地达到翻译目的了。
  a blot from the blue晴天霹雳
  a drop in the ocean 沧海一粟
  at sixes and sevens 乱七八糟
  to burn the boat破釜沉舟
  to fish in the air水中捞月
  Love me, love my dog. 爱屋及乌
  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to show one’s true colors原形毕露
  to spend money like water挥金如土
  
  四、译者的能力和任务
  
  由以上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缺乏足够的两种的了解就无法正确完整的传达作者的原有意图。所以译者在面对翻译文本时一定要认真揣摩,处理好互文段落。根据Hating Mason的观点,在互文文本面前,译者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寻找互文性标记,然后寻根溯源,找到互文性标记所在的文本,译者跨的这一步称为“互文性空间”。此时译者应该问这样几个问题:
  找到的指涉有什么交际价值(语场、语式、语旨特征、时间、地点等)?
  该指涉在前文中有何语用价值?
  作为符号,该指涉在与其他符号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居什么地位?
  最后,译者还应重新评价该符号在原语中的作用,特别是它在文类、话语和语篇方面的特征。这些特征应该尽量在译文中得到保留。
  Mary Snell Hornby则认为:“我们把文化视为知识、技能、观感的综合体,这对于我们怎样研究翻译非常重要:如果是文化的组成部分,那么译者就不但要能够把两个语言都运用自如,而且必须熟识两个语言的文化。换句话说,他不但具有双语能力,还要掌握多重文化。”值得注意的是,奈达也强调:“如果因译者对原作的文化背景不了解,而把原文中可能含有两层或多种意思的表达法含糊其辞的译出, 那译文不能通过”。由此可见,除了在理解文本过程中的认真细致,译者本身的文化底蕴也是极为重要的。这是译者一个基本素质,只有具备了这一素质,才能担当起“将一种文化介绍给另一种文化(to bring one culture into another)”的重任。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五、结语
  
  具有互文特征的文本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经常遇到的,如何处理好源语言信息和目的语信息之间的完整传递,尽量减少文化缺损是每个译者都面临的问题。互文文本的翻译难度客观存在,但一个具有良好双重文化修养的译者是应该而且能够克服这一困难的。
  
  参考文献:
  1、Snell2Hornby.M.Translation Studies[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2、蒋骁华.互文性与翻译[J].中国翻译,1998(2).
  3、谭载喜.新编奈达论翻译[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
上一篇:试论英语影片字幕的翻译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