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功能翻译理论对商贸翻译教学的启示(4)
2014-11-02 01:05
导读:国际商务活动日益频繁。各种商务文本的翻译不仅涉及到英汉语言本质的认识及对两种语言使用规律的理解,更涉及到中西文化的差异问题。商务活动实质
国际商务活动日益频繁。各种商务文本的翻译不仅涉及到英汉语言本质的认识及对两种语言使用规律的理解,更涉及到中西文化的差异问题。商务活动实质上就是在特定的文化和语言背景下所进行的跨文化交际活动。国际商务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商务活动,在商务交际活动中,交际双方的思想、行为等都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各自文化的左右,会自觉不自觉地利用母语的语言规则、交际习惯、文化背景、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来表达思想,作出决定。不同的文化因素在交流的同时就会产生冲突和碰撞。如果不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双方就可能会沟通受阻、甚至产生误解以致影响商务活动的成功开展。所以,合格的商务英语人才一定要对目的语
的文化有所了解,才能具备在商务环境中用外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才能在国际商务舞台上挥洒自如,立于不败之地。
中国广州制造的“五羊”牌自行车远近闻名,但出口海外,英文商标如翻成“Five Goats”就很可能会名声扫地,因为" goat’’一词除了“山羊”的意思以外,还有“性欲旺盛的男人”的贬义内涵,英文定义是:" a man who is very active sexually,or would like to be and makes it obvious"。我们今天的学生就是明天公司里的翻译,是站在国际交往最前线的使者,如果这些人才在跨文化交往中,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张嘴就说,拿笔就翻,这后果是可想而知的。以上的例子充分说明在国际商务活动中,必须重视和加强对异国文化的学习和了解,才能更有效进行跨文化交际。因此,在商务英语的学习过程中加强文化意识的导人是非常重要的。
为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我们应尽可能地寻求语言能力和商务英语知识及文化学习的最佳结合点,即在培养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同时,让学生熟悉各种商务活动,了解相关的商务知识和目的国的文化,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20(”年4月教育部颁布实施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提出了新世纪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应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复合型英语人才。”商务英语教学也应该遵循这一总的目标,商务英语的教学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能够使用英语作为工具,在商务环境中进行跨文化交流,开展贸易活动。那么,在课程设置上,应将文化教学与商务及语言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开设英文文学选读、英语国家背景知识、语用学、商业与文化、语言与文化、中外礼仪等作为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必修课,这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和对目标语国家文化知识的积累和掌握,使他们懂得“在什么时候说什么话,什么时候不该说话、对谁在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谈什么。”这类课程能有效解决目前商务英语教学中“重语言,轻能力;重商务,轻文化”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