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研究商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2)

2015-01-26 01:52
导读:2. 广告词信息表达不明确而出现问题 (1)百事可乐“come alive”(令君活力四射),被理解为“come out of the grave”(从坟墓里出来)。 (2)“白象”方便面出口到西方

  2. 广告词信息表达不明确而出现问题
  (1)百事可乐“come alive”(令君活力四射),被理解为“come out of the grave”(从坟墓里出来)。
  (2)“白象”方便面出口到西方国家,如果该商标“白象”翻译为white elephant,就没有人敢买。因为white elephant在西方国家被认为是好吃懒做的家伙,人人都不喜欢。
  3. 国际商务交往用语不当而造成误会
  (1)英国人见面常谈论天气,美国人常谈论爱好、电影等,而中国人则喜欢谈论收入、婚姻等。商务交往忌谈年龄、收入、婚姻、宗教信仰、政治等。
  (2)中国人见面问候用语“你吃饭了吗?”“你去哪儿呀?”如果直接翻译出来,欧美人一听到“Have you had your dinner yet?”就以为你要请他吃饭;如果西方人在和别人刚见面就被问到“Where are you going?”,往往心里很不高兴,因为“他准备去哪”是隐私问题。
  (3)一名年轻的商务英语专业女生陪同公司客户游览长城时,一位英国男士想上卫生间,但又不好意思直接问厕所在哪儿,就很委婉地说“Excuse me, may I go somewhere?”这位女翻译心想:长城都到了,还有哪不能去呢?于是她很爽快地回答:“Of course, you can go anywhere.”被误解为“当然可以,你可以随地大小便。”
  因此,不光在外语教学中,与人交往中,日常生活中,以及国际贸易中,了解其他国家文化,才可以避免造成误解,达成良好的人际关系,顺利发展国际商务活动。
4.不同国家的一些风俗文化
  (1)时间。当跨文化交易的双方没有相互校对彼此的时间时,就可能导致交易失败或带来摩擦,以下各种文化的俗语及谚语中对时间的理解:
  美国:Time is money;
  西班牙:跑得快死得快;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巴西:五点时他会说正好2:14;
  埃塞俄比亚:如果等得太久,鸡蛋也会走路;
  法国:超前则太早,落后则太迟。
  (2)颜色。颜色在不同国家意义不同。
  日本人不喜欢绿色green;
  巴西以棕黄色brown为凶丧之色;
  法国人憎恨dark green(纳粹军服色);
  中国人喜欢把红色red视为喜气吉祥之色。
  (3)数字。比如说,西方人不喜欢数字13,因此西方的电梯摁钮上数字13常用英文字母M(26个字母的中第13个)来代替;
  中国人认为数字4不吉祥,因为4与“死”发音相似。
  (4)行礼。日本人、韩国人常以“90度鞠躬”来向他人行礼示好;
  泰国人常双手合十、低头行礼;
  欧美人常用“亲吻”、“拥抱”表示对他人的诚挚问候;
  国际

上一篇:东西方数字九的文化对比分析与翻译(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