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中英语课程改革(2)
2015-04-30 02:52
导读:教师应在把握课程标准、教学目标、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以教材为载体,引导学生采用体验、实践、讨论、合作和探究的方式,帮助学生形成终身发展所需
教师应在把握课程标准、教学目标、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以教材为载体,引导学生采用体验、实践、讨论、合作和探究的方式,帮助学生形成终身发展所需要的英语语言基础。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在不影响教材完整性和系统性的前提下,应结合教学实际的需要,灵活地、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替换、调整、补充或者取舍。
学生的主体与教师的主导关系。
英语新课改特别强调在课堂上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他们的主体意识,促进他们自我教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所以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转变观念,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从独裁者的位置走下来,走到学生当中去,尊重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正如美国
教育学家多尔说的那样:教师在师生关系中的地位是“平等中的首席”。
而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从“教”变“导”。但是,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是说可以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把主体性绝对化。有的教师认为放得越宽就越能体现课改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的要求,于是在教学中,从教学目标的设计到教学的各个环节的实施、评价都由学生来操作,且不加以引导点拨,使教学处于放任自流状态。
教法研究与学法指导的关系。英语课程结构的调整以及学科教学要求的变化,对任课教师在教学设计、组织教学活动、指导学生自主进行探究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要认真钻研教科书,探索适应新课程实施所需要的教学课型和教学模式,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同时要加强对新教材研究和新教法改进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加强英语新教材、新教法的研究中,教师要以“学习、借鉴、继承、创新”为指导思想,既要摒弃与新课程理念不相适应而又早已习惯了的教学方式,又要继承创新传统教学中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但是,有的教师片面注重教法,而忽略对学法指导的研究。譬如大多数高中的学生对词汇的记忆依然是死记硬背,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引导学生学会借助工具书、参考资料解决在学习中碰到的问题,要引导学生善于运用教师教给的学习方法在自己的学习中灵活运用,形成社会所需要的更高的自学能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将使学生终身受益。
智能发展与知识传授的关系。传统教育重教轻学,重知轻能,单一地使用讲授法,学生的思辩能力与创新能力普遍较低。但矫枉不能过正。词汇和基本的语言知识是语言大厦的基石。没有这些基石,语言学习便无从谈起。因此,在新课程标准下,词汇和基本语言知识仍不能被忽视。没有一定的输入量作保证,很难实现有效的输出。但是,所谓基础不应该只是书本知识,还应该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