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本科专业课程双语教学的几点思考(2)
2015-05-12 01:12
导读:3 学生外语水平参差不齐、需求不一。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语言基础和内在需求。只有学习者的语言水平达到足够熟练的程度,且有较强的认同感和需求时
3 学生外语水平参差不齐、需求不一。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语言基础和内在需求。只有学习者的语言水平达到足够熟练的程度,且有较强的认同感和需求时,才能把主要注意力放在学科知识的学习上,也才能达到双语教学的真正目的。作为高校双语教学活动的主体,大学生的思想认同和接受能力是决定高校双语教学能否顺利开展、取得成效的关键。但是,目前中国大学生对双语教学的认同度不高、接受能力不强,严重影响了高校双语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调查显示,不少大学生对双语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学习目标不明确、态度不端正。有些大学生因为前期英语基础较差,听说读写本身困难就比较大,用英语来学专业新知识更是难上加难,所以不可避免地产生畏惧和抵触情绪,遇到困难时往往是不耐烦或缺乏战胜困难的信心。
4 双语教材盲目引进。教材建设是实施双语教学的基础载体。目前,中国高校尚无统一的双语规划教材。在双语教学实践中,各高校在教材的选取上常常是五花八门,有原版引进的,有自编或联合编写的。作为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基础载体,原版引进教材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国内教材的开发,为高校双语教师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提供了平台,推进了早期双语教学的发展。但是盲目大批量引进,不仅价格昂贵,对师生的文化意识和外语水平要求也较高,同时其编制和内容也不适合中国国情,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归属感难以实现;自编教材则多半是把专业原版书籍中的一些文章汇编在一起,缺乏学科专业知识的系统性、技能训练的有序性。
二、大学本科专业课程双语教学的改进建议
1 培训双语教师,提高双语教师的水平。对拟开设双语教学的教师进行培训,包括专业词汇的培训、口语的培训、更要注重西方思维方式的培训。定期举办有英语教师和各学科双语教师参加的教研活动,进行集体备课、集体论课、集体分析、共同探讨教学方法,教师之间可以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学校可以推行中青年教师海外进修计划,补充双语教学师资队伍,实行双语教师能力和水平资格评审、持证上岗制度,并从岗位津贴、职称晋升、进修学习等方面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2 提高大学生的基础英语水平、构建双语课程体系。通过双语教学,使学生掌握专业英语词汇,有助于他们理解教师所讲授的知识点,进而理解所学课程的知识体系,进而学会用西方思维方式思考问题。因此,在基础英语阶段,处理好知识、能力、素质三者之间的关系尤其重要,要通过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使每个学习者都能满足个性化的需求和实现可预见的目标。并把大学英语教学重点由语言能力培养转变到语用能力的培养上来。
3 运用原版教材,结合中西方的教学思想。虽然有人认为运用原版教材存在很多问题,但是要培养学生的西方思维方式,运用原版的运用是非常必要的。只有读懂、真正地理解原版教材的内容,掌握知识体系,才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西方思维方式的培养。教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