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英语新课程教学及评价(2)
2015-05-12 01:13
导读:课改以后,有些教师反映课堂纪律变差了,又不得不板起脸孔整顿乱哄哄的场面。我个人认为,只要教师善于引导、调控,让学生“乱”得有“形”,“形
课改以后,有些教师反映课堂纪律变差了,又不得不板起脸孔整顿乱哄哄的场面。我个人认为,只要教师善于引导、调控,让学生“乱”得有“形”,“形”乱而“神”不乱,又何尝不可。从某种意义上讲,“活”与“乱”是等价的。教师如能正确地处理好“收乱”与“放活”,使学生在一定的自由探究的“放”与教师不露痕迹的“收”结合起来,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新课程的教学方式,让我们真正成为学生的知己,他们不再“憎恨”英语课,不再“讨厌”英语教师。在和谐、民主、平等的氛围中,教师的用武之地也随之拓宽了。在充满生命活力与和谐气氛的教学环境中,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摩擦出智慧的火花,结出创造之果。
三、新课程的评价方式
课堂评价直接影响着我们的教学质量,我们习惯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给出主观的、终结性的评判,学生也会不论正确与否都给予默认。正是这样的评价在课堂上的蔓延,使我们学生的个性被压抑、创造性被抹杀,教师成为课堂的主宰,学生成为教师操纵下的工具。学生作为具有精神生命的个体都想得到外界的表扬、鼓励和肯定,一颗稚嫩的心灵很难承受过多的批评和否定,曾经有一个名人说过:“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赏和鼓励,真诚的赞扬可以收到好的效果,批评和耻笑却会把事情弄糟。”
1.瞬时评价,捕捉闪光点。
课堂口头评价是一种瞬时评价,教师本人要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及时地进行激励性评价,在评价时善于捕捉、把握时机,进行对话交流评价,促进师生、生生心灵沟通。激励性口头评价要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气质、特点、学习水平,因人、因时而异,做出针对性的、艺术性的评价。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对评价的认同和接受,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潜能的激发。教学中,不仅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要注重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首先,激励每个学生试说,不做统一的要求。其次,要求同桌互相说,这一过程就把有的学生说不出的或是说的不全面的地方补上了,对内容的理解也进了一步。虽然学生使用的是生活语言,但教师仍要鼓励他们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在必要的情况下再去规范孩子们的语言。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2.延缓评价,给学生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