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用非言语行为优化英语课堂教学效果(1)(2)
2015-05-31 01:19
导读:用于英语教学的非言语行为包括身势行为、手势行为、目光语行为、实物演示等等。有些专家学者把前三者归属于"主观手段",指的是住处传递者用自身的
用于英语教学的非言语行为包括身势行为、手势行为、目光语行为、实物演示等等。有些专家学者把前三者归属于"主观手段",指的是住处传递者用自身的器官传达信息;实物演示则属"客观手段",指的是人们借助身外之物--器具、工具、物品等等来传递信息(胡文仲、高一虹,1997)。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赞同这样的分类,而且认为英语教师将这些行为引入英语教学中,不应该只满足于发挥其传递信息的功能,还应该在利用这两个手段来刺激学生的情感、简化教师的冗赘解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方面下功夫。以下是这几个非言语行为用于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的总结归纳。
1.身势行为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职责。一位教师的音容笑貌、举手投足、衣着发饰无形中都可能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郝铭鉴,1991)。在英语教学课堂中,除了在语言实验室上课,教师最重要的身势是站立。胸部挺直,头部抬平,手不乱摸,腿不乱抖,站得稳,走得平,不龙钟,不轻佻(胡春洞,1990),稳重端庄,落落大方是对英语教师作为学生楷模最基本的要求。教师在课堂中的站立位置应以能向全体学生充分展现自己为标准。站立有助于教师的表情、动作的发挥和阐述教学内容。教师笔直地站在学生面前,就有了无声的指令和无形的威仪。但是教师还应该在课堂中适当地走动,兼顾师生间、生生间的多边交往;必要时还应让学生围坐成半圆形,教师从讲台走到学生圈内参与学生的讨论,这比光是稳立或稳坐在讲台前更能提引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教师也可以用一些象征性的身姿表示自己的思想情绪,具体地说就是用全身的短暂动作来表示自己的好恶,让学生通过教师的举动读出其中的要求、喜爱、关心、信任和评价。身姿还可对语言表达进行补充和形象的说明。笔者就曾在
辅导学生理解"The emperor's new clothes"中的大臣对国王的所谓新装由最初的自我怀疑到最后害怕面子过不去而不得不阿谀奉承、拍国王马屁的内心世界、人物性格时,通过身势行为形象、简明、表演性地让学生得到了较之花大量语言讲解也得不到的清楚印象。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在新课标下对英语活动教学法的实践与思考
积累语感素材,发展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