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新课程背景下的英语教学目标叙写(2)
2015-07-06 01:28
导读:教学目标叙写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教师们受传统教学观的影响。传统教学观强调教师的主体作用,教师在备课时要确定教学
教学目标叙写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教师们受传统教学观的影响。传统教学观强调教师的主体作用,教师在备课时要确定教学目的。教师的潜意识中还是关注“我在这节课要干什么”“我要教给学生什么”。二是缺乏对《标准》认真研读和充分理解,没有领悟《标准》中的语言学习观和语言教学观。三是缺少教学目标叙写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
二、教学目标叙写的基本原则
确定和叙写教学目标的基本原则是:主体性原则、综合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第一,学生主体性原则。学生主体性原则是指教学目标要以学生为主体,体现学生的中心地位。教师在设计目标时要考虑学生学到什么、学会什么,而不是我要教什么。
第二,综合性原则。这里的综合性就是指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教学目标的设计应考虑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教学目标要涉及知识与技能、语言目标与非语言目标、过程与结果的各个方面。
第三,系统性原则。教学目标本身就是一个系统,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从系统论的角度整体上把握,不能孤立地就课时而设计课时目标,而是要“学科课程目标、学段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目标”逐层具体化,上下贯通,相互关联。这样才能明确每一个目标在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
第四,可操作性原则。所谓可操作性,就是要求我们在制订教学目标时,必须明确、具体、可操作,即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把教学目标具体化;同时还要求正确理解和把握学习水平要求,准确选择和使用行为动词。要熟悉各学习目标水平以及相应的行为动词,使用意义比较单一的行为动词,力求目标的陈述明确具体,可以观察、测量和操作,最大限度地克服教学目标的陈述模棱两可现象。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三、教学目标叙写的方式
关于教学目标的英文表述有三种:Goals,Aims,Objectives。但这三种表述却有着明显的区别。施良方、崔允漷认为Coals和Aims指的是目的,Objec-fives才指目标。他们指出,Objective一词原意是流水线上生产出的产品,把这个词引入教育领域,体现出用预期达到的教育结果支配教育行动的思想。因此,教学目标是预期的、在具体情景下学生行为变化的结果,是用“学生学会了什么”的说法来表示的,通常是策略性的,是可观察、可明确界说、可测量、可评价的,而且还有时间、情景等条件限制,是目的的具体化。而“耳的”一词含义往往与教育者的主观愿望等同,通常指某一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