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教育”(2)
2015-07-12 01:15
导读:3 注重师生情感交流,形成和谐友爱关系 3.1教师应注意自身角色的变换 新课程英语教学认为,教学过程不仅是认识信息交流的过程也是情感的交流沟通过
3 注重师生情感交流,形成和谐友爱关系
3.1教师应注意自身角色的变换
新课程英语教学认为,教学过程不仅是认识信息交流的过程也是情感的交流沟通过程,在愉悦活泼的情感氛围下构建的学习过程,能够让学生真正地有所发现,有所收获。当学生在自身观察、实验或讨论时,教师并不是清闲的,而是积极地看,积极地听,真实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感,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同时,教师还应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采用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热情更加高涨。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注意
教育学生遵守纪律,与他人友好相处,培养合作精神。例如,在“My day”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深入学生的讨论之中,帮助他们理出“school life”、“Daily activities”、“My day”,学生会因为教师参与活动交流而更有自信,缩短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3.2教师应尊重感
化学生
教师真诚地向学生征求教育、教学方面的意见,主动地向学生检讨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与过失,虚心地听取学生反映的实际问题等方法都能起到外塑形象、内化心灵的作用。新课程背景下的师生关系应为伙伴、朋友关系,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记得曾经有人这样说过:要想成为孩子的朋友,请蹲下来和他交谈。只有蹲下来,你才会看到和他们所看到的一样的天空;只有蹲下来,你们的心与心才会贴的更近。作为教师,要想和学生成为朋友,只有从高高在上的指挥者角色中走出来,融入学生之中,才知学生的心理发展,更有利于英语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3.3教师应充满爱心
别林斯基认为:“爱是教学的媒介,友爱更是消除戒备心理的传感器。”因此,教师不应以教育者或长辈自居,而应将友爱之情施于他们。学生在关爱之中定会诱惑收获和感化,也就增强了学习英语的信心和决心。这样,他们就会敞
开心扉,消除师生彼此对立情绪及情感障碍,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且能够在班级中形成一股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
总之,作为英语教师,应更新教育观念,充分认识情感因素对学生学习和健康成长的巨大作用,注重情感教学,“以情辅教”,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稳定的情绪和良好的道德情操,使学生怀着快乐的情绪进行学习。
参考文献:
[1]林均芬.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胜利油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2).
[2]窦陆辉.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教育实践与研究,2008,(2).
[3]朱计兵.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希望月报(上半月), 2007,(8).
[4]简旭东.简论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8,(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