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英语课的任务和教学目的(1)(2)
2015-08-31 01:43
导读:《大纲》在第五部分“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中指出:“要遵循英语教学规律,处理好语言基础知 识和语言能力之间的关系。”高中要继续加强英
《大纲》在第五部分“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中指出:“要遵循英语教学规律,处理好语言基础知 识和语言能力之间的关系。”高中要继续加强英语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其目的是指导学生更好 地进行语言实践,培养实际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另一方面,在教学语言知识的过程中应尽量加强实践, 进行有目的的语言运用。“在掌握语言基础知识的同时,注意培养言语技能,并发展成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 力。因此,要结合生活实际和学生今后使用英语的需要编写各种有助于开展交际活动的材料。”这就向教材编 写者和教师提出了要求,要设法创造交际活动的情景,开展多种形式的交际性活动,例如,角色表演、调查、 解题、讨论、辩论、采访、写便条、写信、记
日记等,使学生能有充分的机会通过口、笔头使用英语表达自己 的思想。
为了保证实现《大纲》规定的教学目的和贯彻上述教学原则,不仅要向教材编写者和教师提出要求,还要 对测试评估人员提出要求。《大纲》第六部分“考试和考查”规定,组织考试和考查时,既要考查学生的英语 基础知识,更要考查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考试和考查的形式要包括笔试、口试及听力测试。
《大纲》在“教学目的”部分强调了培养交际能力的重要性,由此又对教学内容、要求、原则及考试等方 面作了相应的规定。这些规定体现了改革的精神。
(二)侧重培养阅读能力
在英语教学中,听说读写既是教学目的,又是教学手段。《大纲》对听说读写的能力都有量化的要求,听 说读写训练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偏废。
听说是英语起始教学的基础。在初中阶段侧重听说,逐步培养读写,有助于打好语音和口语基础,还能引 起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读写可以巩固和加强听说,提高语言的能力。在高中阶段,四项技能 综合训练,侧重培养阅读能力,这种阶段侧重的做法已被实践证明是符合我国英语教学规律的。高中阶段书面 语大量增加,培养阅读能力对学生的学习和为今后打基础都至关重要。吸收语言和信息的渠道主要是靠听和读 ,在我国相当一部分地区的学生不可能以听为主要渠道,但大量开展阅读是可行的。阅读是理解和吸收书面信 息的手段,它有助于扩大词汇量、丰富语言知识、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和文化。听是理解和吸收口头信息的手 段。听和读是吸收,是输入;说和写是产出,是输出。只有足够的输入量,才能保证学生具有较强的说和写的 输出能力。输入越多,输出就越多。在我国缺少英语环境的条件下,要迅速大幅度地增加词汇量,使学生产生 语感,训练他们用英语思维,自由地表达思想进行交际,大量阅读是一条便捷途径。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因此,在教学中应尽可能加强听读训练,特别要增加泛读训练,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基于此种考虑, 《大纲》在“教学目标和要求”中明确规定:一级目标,除课文外,补充阅读量应达到10万字左右;二级要 求达到20万字以上。这是一个基本要求,是比较保守的,但要求全国普遍做到尚需努力。实际上,配合中英 合编的高中英语教科书的阅读训练中,6册的阅读量就有50多万字。人民教育出版社在80年代配合统编教 材编辑出版过4辑《中学生英语读物》,共40本,约200万字。不少优秀的教师曾用这套读物培育了“高 分高能”的高中毕业生。遗憾的是,在当前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校往往只重视课文阅读和语言练习,而忽视 泛读。这种状况是应该改变的。
《大纲》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是根据总的教学目的制订的,学生需要具备以下阅读技能:
1.能使用词典、语法工具书等进行独立阅读;
2.阅读生词率不超过3%的文段(包括图表和常见标志),能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把握文段的中心思 想和主要事实;
3.能够把握所读材料的主要逻辑线索、时间和空间顺序;
4.能根据上下文理解作者的态度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