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高职院校中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2)
2015-10-19 01:02
导读:2.1明确高职英语教学目标 高职英语教学是高等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英语课程是高职院校学生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高职英语应以外语教学理论为
2.1明确高职英语教学目标
高职英语教学是高等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英语课程是高职院校学生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高职英语应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根据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将高职英语教学的目标定位为:按照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以岗位所需英语为目标,培养学生借助英语完成目标岗位工作的能力。注重实用性和专业性。要达到以上目标,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必须引进专门用途英语。
2.2因材施教
针对高职学生的英语基础存在差异的现实,采用“分级教学”。学生的英语基础差异意味着他们的学习目标是多种多样的,要分层次教学就必须了解学生的需求,根据他们的需求来设计课程体系。根据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专门用途英语)需求分析理论,研究学生的需求就是研究学生缺乏什么、需要什么、期望什么、必须和应该学什么,确定其学习的起点和终点以及两点间的距离。在新生入学时,我们可对新生的英语进行测试,按学生的基础分A、B、c三个级别,基础较好的学生学一个学期的基础英语,第二学期学习应用英语与实用英语写作,第三、四学期学职业英语;B级学生英语基础一般,所以应学两个学期的基础英语,第三学期学习应用英语与实用英语写作,第四学期学习职业英语;c级学生英语基础较差,应多花点时间打基础,可学三学期的基础英语,第四学期学习应用英语与实用英语写作。
2.3专业差异中求同存异
高职院校中开设的专业较多,各专业存在一定得差异,专业不同的学生从事的行业往往大不一样,专业相同的学生也未必就从事相同的行业,同一行业未必都用同一专业的毕业生,在许多行业如证券、保险、旅游、商务等都会有不同专业的毕业生。因此。不同专业的学生希望掌握的英语知识和英语技能也会因为其职业兴趣存在共同需要与个别需要,如涉及求职用途的英语,涉及办公用途的英语是大多
数学生都需要的,而涉及具体行业的专业交流英语则是由毕业生就业的行业规则、岗位要求各有差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调查各专业的共性和特性,尽量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共同需要与个别需要。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2.4改进英语教学方法
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领域,教师们逐渐认识到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区别。因此,高职教育要大胆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根据ESP课程的特点,尽可能使用多媒体教室、语音室、网络课堂、学生自主学习平台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以增加课程的信息量和趣味性。采取任务型教学法,将每一次课的教学目标分解成一个一个的学习任务,使学生通过一个个具体任务的完成来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也可以结合学生将来的岗位工作任务,用项目导向或行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来实施教学,从而提高高职英语教学的质量。
2.5加强教师队伍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与普通高校相比,高职英语教学的难度较大。因为教师记得具备必要的基础知识,同时也得对各相关专业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当前,高职英语教师难以胜任专业性强的ESP课程教学。究其原因是缺乏信心,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