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2)
2015-12-24 01:12
导读:不假他人之手,直接翻译而得到最真实的第一手资料,是科技攻关的一个方便条件。学习英语还可以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培养学生阅读与检索英语
不假他人之手,直接翻译而得到最真实的第一手资料,是科技攻关的一个方便条件。学习英语还可以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培养学生阅读与检索英语文献资料的能力。以我们平时的学习为例,信息资源可以是书籍、
期刊、报纸、网络、电视、
电影,可以是一个故事、一条新闻、一则历史典故,天文、地理、军事、外交、经济贸易、风土人情、文化生活,包罗万象。大学生在大学期间能够掌握的知识仅为10%,其余要在走向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后逐步积累,具有较强的英语交际能力对于日后掌握更多知识至关重要。随着社会变革的深入,竞争越来越激烈,只懂母语的大学生很难在求职的关口处于优势地位。
三、大学英语教师必须实现的一系列转变
要彻底改变大学英语教学的被动局面,教师必须实现以下“五个转变”:教学内容,从语言点的讲授转变为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教师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培养交际能力的指导者和质量监控者;课堂教学,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学对象,从句子水平转变到语篇水平;教学重点,从单纯重视语言运用的精确性转变为精确与流利并重。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师要树立“学习知识是基础,培养能力是关键,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是目的”的思想,把大学英语教学目标由语言能力培养转变到交际能力培养上来。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必须转变把考试看作英语教学终点的思想,积极营造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环境。
1.改革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改革是整个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点。大学英语的教学内容包括传授语言知识、训练语言技能、发展语言交际能力等诸多方面。其最终目标是通过英语课堂教学把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培养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潜力,课程体系改革应该充分考虑这一点。针对现行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弊端和大学英语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错误认识,我们设计了“2 2”教学模式新框架,把大学英语教学的重点放在基础阶段——大一年级两个学期安排公共英语必修课,大二年级两个学期开设专业英语技能训练课。这种模式,无论从教学内容的角度还是从课程体系的角度考虑,都不无可取之处;它可以兼顾学生的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两个方面,实践性毫不逊色。在教学内容上,首先改造那些固定单一的资料,适当增加一些生动鲜活的东西,以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现行大学英语教材更新很快,内容能够与时俱进,内容多元化,涉及科技、文化、生活等方方面面。教师在授课时不把全部注意力放在语法上,根据课文内容广泛搜集与课文相关而课文中又未充分展开的背景知识,这种办法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2.优化教学方法。既定的教学目的通常包含要在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两个方面提出要求,二者不能偏废;优化教学方法,可以为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