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2)
2015-12-25 01:00
导读:我国外语教学界已普遍意识到语言的文化因素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并在不同层次上展开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围绕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关系问题,主要有
我国外语教学界已普遍意识到语言的文化因素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并在不同层次上展开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围绕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关系问题,主要有三种观点:即从属(language teaching with cultural dimension);并行(culture teaching as a parallel to language teaching);融入(culture teaching as an integral part of language teaching)。这三种不同结合方式背后的共识,即语言教学中要教文化。以语法教学为中心的教学并不能使学生真正地掌握英语,更不能保证学生在目的语文化氛围下恰当地使用英语。值得注意的是,林汝昌先生(1996)提出文化导入分三层推进的文化教学思想:(1)讲授目的语的语言结构知识,消除外语学习中影响理解和使用的文化障碍,重点是导入有关词汇的文化因素和有关课文内容的文化背景知识;(2)较系统地导入相关的文化知识,根据每篇课文或每册书的内容,归纳出能涵盖课文或全书内容的文化框架;(3)导入更广泛的文化内容,包括一个民族的历史与哲学传统,即综合与概括一种文化的社会模式及其价值体系的文化表现形式。在此基础上,曹文(1998)提出文化教学存在两个层次,即文化知识(culture knowledge)层和文化理解(culture understanding)层以及连接这两个层次的文化意识(culture awareness)教育,主张要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英语人才,文化教学必须超越文化知识层,达到文化理解。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戴炜栋等(2000)从文化迁移角度分析了表层文化迁移和深层文化迁移在外语交际和跨文化交际中的存在及影响。作者指出,表层文化迁移因其显现性和同社会语言学、语用学的相关性而受到学者们的重视;相反,深层文化迁移却因为它属心理层次不易察觉而被忽略,而且其研究也更为复杂,有待于社会语言学、语用学、文化
人类学以及跨文化交际学的共同努力。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四、目前文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大学教育必须培养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新世纪复合型人才,反观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现状,我们会发现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
1.《课程标准》中“提高综合文化素质”的目标缺乏操作性指导
虽然三个不同层次的教学要求涵盖了英语语言知识、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等方面的内容,但在具体陈述中仍然是着重于英语语言知识和应用技能,对于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应当达到什么样的层次则没有可操作的描述。因此,这份对我国目前大学英语教学实践有着重要影响的纲要,对大学英语课程的文化性支持有所不足。
2.英语教材的建设缺乏文化多样性
以《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为例,4册120篇选文中共有76篇美国文章,比例为63%。这些文章所反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