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构主义教育理论指导下的多媒体听力教学(2)
2016-01-12 01:08
导读: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对教学环境的要求以及对学生自主完成意义建构的过程,在多媒体教学条件下能够促进学生达到学习效果。因此,在现代教学条件下,英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对教学环境的要求以及对学生自主完成意义建构的过程,在多媒体教学条件下能够促进学生达到学习效果。因此,在现代教学条件下,英语听力教学可以走出费时低效的传统教学模式。
三、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传统的听力训练一般采用播放录音带的方式,但是这种听力训练有很多不足。录音带经过多次播放容易变得音质模糊,影响学生听音效果。教师上课是录音带的倒带和快进实践不易掌握,常常浪费上课时间,学生也容易烦躁。另外,录音带资源有限,往往不能满足听力训练的需要。
然而,语言的学习不同于其他学科,是一个长时间习得的过程,语言学习需要连续性、大量信息的输入和真实的语言环境。也就是说,语言学习强调实践性。“语言学习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语言是一种生存和学习的工具,语言只有在实际使用中才能真正掌握。在一个无法使用
外语的环境里学外语,大量实践是提高外语水平的根本保证。这一事件过程的主体是学生,教师不可能代替”(束定芳:2004)而多媒体能够通过视频、音频同时刺激学生,以多种学习资源组合的形式,创造真实的语言环境,使他们成为实现学习目标的学习过程的活跃参与者。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能在课堂学习中触发学生多种感官体验形式,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
学习的魅力在于师生间的交流,同学之间互相合作、互相竞争,多媒体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促进和深化这种交流,使同学之间和师生之间交流更顺畅。这也就是多媒体教学的另一个优点。这一优点更是支持了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互相协作、辩论,从不同角度交换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多媒体教学更好地支持了学习小组的活动,帮助小组成员理解各人的不同角色,并包容不同的或有冲突的观点。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四、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多媒体听力教学
多媒体设备条件的发展使得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得到广泛应用,英语专业听力教学也是如此,教师可以将教学实践和建构主义理论联系起来,提高听力教学的质量,具体的应用方法如下:
1.听前讨论:在听材料之前,利用多媒体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一小组针对某一听力材料,教师也可以实现将材料中出现的关键词或具有文化意义的词汇及短语给出,学生则可通过学习词汇、查阅背景知识以及分析联系题目中给出的问题,对材料的内容进行预测。学生可以运用集体的力量和智慧,搜集于听力材料可能有关的材料,然后确立材料可能的中心意思。
应特别注意的是,有时听力材料的内容并不是学生理解的障碍,学生有时候完全能听明白材料的内容,但很难理解内容的具体含义。其问题在于文化背景知识的匮乏造成了理解上的困难,这是学生较难把握的方面。如果碰到这样的问题,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通过大量的图书资料,网上资源,及相关的音像制品学习并掌握文化差异的要点,熟悉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减少因文化差异造成听力理解困难的可能性。
听力课堂上的讨论,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切实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构建学生听力理解所需的坚实的词汇基础,广泛的背景知识,充分的文化底蕴。教师在此活动中既要帮学生讨论的问题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还要帮助学生介绍和解释相关的背景知识。
2.听力材料的跟读:跟读通常运用于英语专业高年级口译课中,但事实上,低年级听力课中教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