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设大学英语选修课的探讨(2)
2016-01-21 01:01
导读:三、开设大学英语选修课的可选策略 1.调整课程设置。 四川大学 副校长石坚教授在外研社举办的大学英语教学研讨会上指出,高等学校应当根据实际情况
三、开设大学英语选修课的可选策略
1.调整课程设置。
四川大学副校长石坚教授在外研社举办的大学英语教学研讨会上指出,高等学校应当根据实际情况,按照《课程要求》和本校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设计出各自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将综合英语类、语言技能类、语言应用类、语言文化类和专业英语类等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有机结合,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英语应用能力方面得到充分的训练和提高。优化课程结构体系,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要使基础课少而精,专业课广而约,选修课多样化。加强能力课程,强调理论知识课和实践训练课的门类和比例,压缩理论知识课,适当增加科学史、方法论等选修课程,增加实践能力课和创新能力课。
可见,新的社会需求对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新的形势,新的挑战我们是固守传统还是主动应对?笔者认为,大学英语教学在保证夯实学生语言知识,强化听、说、读、写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根据学校的专业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需求开设相匹配的英语选修课。笔者根据对所授课班级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对语言应用类选修课如商务英语、语言文化类选修课如英美文学/文化、语言技能类选修课如高级写作/视听说等较感兴趣。由此可见,大学英语教学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关键是要把握时代脉搏,预见需求走向,调整课程设置,开设符合学校发展和学生需求的多门类的大学英语选修课。当然,在根据专业特点,设置个性化课程的同时,不能忽视外语自身的学科特点,因为,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因此,设计大学英语课程时也应充分考虑对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和国际文化知识的传授。
中国大学排名
2.改革更新教材、教学内容和方法。
课程内容要尽量与学生的专业、
校园生活、未来工作、社会实际、科技发展加强联系,讲求实用性。教材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自行收集组织材料,这样更易于因材施教,留住“传统内容的经典”,把握“新兴内容的前沿”。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积极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能动性,采用开放式、启发式教育方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进行探索式、创新式学习。
3.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第二课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针对各教学阶段、各层次的学生以及不同的教学内容可以设计丰富的课外活动。
(1)语言知识类:学生网上自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