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在我国,由于条件的限制,英语学习者很少有机会直接从英语环境中习得这门语言。学生的注意力只能局限于为数不多的课本上,注重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部分促成了以获取词汇、语法知识为目的的学习方法。这种方法的必然结果是,学生学得非常辛苦,不时抱着单词表甚至辞典死记硬背。尤其严重的是,他们掌握了人量的词汇,谈起语法也能头头是道,考试时也能“得心应手”,发挥“出色”,但一旦需要用英语进行交际(如对话时),问题就来了,或者用词不准确(原因是他们惯常通过汉语意义来记忆英语单词,但两者却不完个对应),或者使用语言不得体(如称呼语的误用,词语使用不当等)。学生在大学里要通过英语水平的分级考试,他们一旦毕业参加工作时,用人单位也以他们的英语能力级别证书作为录用的依据,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开始注重毕业生运用英语的实际能力,而非一纸证书,这一点应当起我们的注意。
三、口语教学中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途径
3.1加强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 论文网在线
要想在跨文化交际中获得成功,交际双方必须对对方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背景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因此教师上课时应结合教材内容及所教学生的特点,适时、适量地向学生介绍这方面的知识,这些背景知识主要指与语言使用有关的风俗习惯、风土人情、价值观、信仰、信念等等,此外也可通过课外发些讲述英语国家文化习俗,尤其是有关与中国有着显著不同的习俗的兴趣材料以加强学生对背景知识的了解。例如,在顾日国主编的《跨文化交际》一书中,他曾介绍了这么一个看似让人好笑的故事,一个台湾青年和北欧某国的姑娘结了婚,并且随姑娘一起到了北欧工作。婚后不久小伙子的母亲从台湾赶往北欧去看望他们,谁知见面后的第二天,这位母亲就执意要回台湾,因为姑娘在婆母入住的第一天就问她打算要住多久。很显然这是一起典型的跨文化交际的案例。按照我们中国人的传统习惯,媳妇理应对远道而来的婆母恭敬有加,百般孝顺才是。这样对婆母说话,几乎每一个婆母肯定都会理解为这是要催促她快走,而在欧洲,这样的询问方式是很普遍的,因为主人主要是想了解清楚客人的打算后,好作一些具体的日程安排。所以了解到这种文化的差异,我们不仅能够避免尴尬,甚至还能消除不必要的误会。
此外,充分利用外教的优势。从外语学习的角度来看,和讲这些本民族语的人接触是十分必要的。这些外教可以根据自己的亲身体会能生动、形象地讲述本国的社会情况、人文地理、文化生活以及风土人情等,使学生能够掌握跨文化交际的第一手资料。同时,介绍学生多读一些原版的文学作品,平时要多向学生推介一些原版文学作品提醒他们在阅读时留心和积累有关文化背景、社会风俗、社会关系等方面的材料。例如,有一名学生曾经告诉我这样一件事:那一天她与一位外教谈起她刚刚看到的一则关于百岁老人参加百米竞赛的新闻,她就说了一句:“Heissuchanoldman.Couldherunanymore?”这位外教当时.就提醒她千万不能在称呼老人时用old这个词,而是应该用elderly或seniorcitizen。这名学生当时感触极为深刻,她说她有可能一辈子也不会忘记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