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英汉习语的异同与翻译(2)
2016-02-07 01:11
导读:2 习语的翻译 2.1 直译法 直译,指在不违背译文语言规范以及不引起错误联想的条件下,在译文中保留原习语的民族特色、语言风格和比喻形象的方法,如汉语
2 习语的翻译
2.1 直译法
直译,指在不违背译文语言规范以及不引起错误联想的条件下,在译文中保留原习语的民族特色、语言风格和比喻形象的方法,如汉语的“纸老虎”直译成“paper tiger”,外国人看起来不但深明其义,而且觉得很传神,所以该词现已成为英美民族正式语言。当原习语的隐含意义很明显时,读者可通过字面领悟它的含义,直译字面意义,如 “雪中送炭”译为“to offer fuel in snowy weather”.类似这样的习语译文,读者只要用心体会一下,就会明白其隐含意义,不但保留了原文的形象,而且增加了阅读趣味。
2.2 意译法
有些习语由于文化因素的影响,在翻译时无法保留原来语句的字面意义和形象意义,也无法找到同义的习语借用,这时可将原文的形象更换成读者所熟悉的另一个译文形象,从而转达出原文的语用目的,译出隐含意义,如汉语中的“落花流水”通常指被打得大败,译成英文是“to be shattered to pieces”;又如“The dog that will fetch a bone will carry a bone.”在译成汉语时其中的字面形象“dog”,“bone”都不能直译,只能舍弃它的字面意义和形象意义,译出隐含意义“对你说别人坏话的人也会说你的坏话。”
2.3 借用法
由于人类在感情,对客观事物的感受及社会经历等方面不免存在相似之处,所以英汉习语中存在着少量相同或近似的习语,这些习语字面意义、形象意义相同或近似,隐含意义则完全相同,也就是说,此类习语的字面意义和形象意义所传达出的文化信息是相同的,这样的习语则可以采用借用法进行互译。如英语中的“practice makes perfect”与汉语中的“熟能生巧”,又如汉语中的“破釜沉舟”与英语中的“burn one’s boats”都来源于两国的军事策略,因此用法和含义都相同。
2.4 节译法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在汉语习语中,常有并列的对偶结构,即用两个不同的喻体表达相同的寓意,前后含义重复,遇到这种情况就可用节译法处理,省去并列重复部分,如“铜墙铁壁”译为“wall of bronze”,不必说成“wall of copper and iron”,长吁短叹用节译法译为“sighing deeply”。
3 结语
以上对英汉习语进行了对比分析并论述了几种英汉习语的翻译方法。其实,无论对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