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文化缺省与字幕翻译的连贯重构(2)
2016-04-16 01:03
导读:男主人公:You know what? In that case, I'd better get upstairs and pay a little visit to the shower fairy. (男主人公极力想说些俏皮话挽回面子,但是却言语笨拙,遭遇一片
男主人公:You know what? In that case, I'd better get upstairs and pay a little visit to the shower fairy.
(男主人公极力想说些俏皮话挽回面子,但是却言语笨拙,遭遇一片冷场。)
例1 (台湾版翻译1)
演员A:喔,头发像乌鸦窝一样。
演员B:好。那我们现在就准备走,因为预演要持续三十二分钟。
男主人公:那么,我要先上楼洗个澡再下来。
例2:(台湾版翻译2)
演员A:哦,有人见过发型神啦!
演员B:好。那我们赶快准备行动吧,因为预演要持续三十二分钟。
男主人公:真的!那么我还是上楼,探探沐浴神好了。
例3:大陆翻译版:
演员A:哦,快看,有人见过发型仙子啦!
演员B:好。那我们快点行动,因为预演要持续三十二分钟。
男主人公:那么我还是上楼去见见沐浴仙子。
演员A所说的“visit the hair fairy”是调侃男主人公头发凌乱的俏皮话,来自植根于美国人中关于“小孩换牙”的一个信仰,即若换牙的小孩把牙齿用信封装好放在枕头底,善良又慷慨的“tooth fairy”便会用钱跟他换牙齿,这是父母用来鼓励小孩子拔牙善意又美丽的“谎言”。对与“tooth fairy”有相同词源的“hair fairy”和“shower fairy”,美国观众会自然而然的利用“tooth fairy”的文化图示进行解码而抱以会心一笑。但对于外国观众即使是受教育程度较高的观众来说,这一文化习俗可能较为陌生了。故因此出现了由于文化缺省所造成的电影字幕翻译的障碍和问题。以上三个版本的翻译都可圈可点,不能完全把影片的文化内涵、幽默及影片意图很好的传递出来,笔者以此为例在下文进行了具体分析。
3 文化缺省下字幕翻译的连贯重构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3.1 跨文化交际翻译中的四种方法
3.1.1 直译源语言中的形象
如果源语言所激活的形象为目标语言的读者所接受,或者一些在任何语言内比较通用的意义,可尝试直译,如 “golden hair”可译为“金黄色的头发”。但要确保两语言所表达的意义具有相同的内涵,如对动物翻译,虽然动物外延是相同的但要留意它们所关联的不同内涵。
在例2和例3中,译者都使用了直译的策略,保留了浓厚的美国风土人情,如将“hair fairy”和“shower fairy”直译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