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2)
2016-04-24 01:03
导读:美国教育专家Moore (1989: 23)说:“真正的学习就是让学生经历、体验和再创造。”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可以大量模拟现实,使学生在虚拟的学习场景中获得与现
美国教育专家Moore (1989: 23)说:“真正的学习就是让学生经历、体验和再创造。”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可以大量模拟现实,使学生在虚拟的学习场景中获得与现实世界较为接近的学习体验,从而突破教育时空的限制,加速学习和生活的融合。大量的语言输人是语言习得机制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如Krashen(1982)所说,只有为语言学习者提供大量可以理解略高于学生现有语言水平(即i 1)的语言输人,才能对学习者的语言发展产生积极作用。网络教学正是由于现阶段我国英语学习者语言输人环境不足而诞生的,反映了学习者的需求。同时,合理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不仅可以为学生创设逼真的语言学习环境,还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有趣,教学成果事半功倍。如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精美的卡通人物提出问题,有趣的动画效果能解除学生对提问的紧张情绪,让学生自然地参与讨论;利用Powerpoint制作的课件进行教学,可以把标准的文字以动态的效果一幕幕生动地展开,需要时还可以把一些反映重点和难点的动画有选择地反复观看;利用flash和Authorware制作的课件,动感更强,而且在视屏上打破了习惯的约束,造成新奇感和震撼感,引发学生无尽的遐想,激发了他们探索的欲望。另外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提供的WWW浏览服务也颇有用武之地:一方面,教师可以用Word将文字和语言素材融人自制的外语教学网页,供学生自由选取,可浅可深,可详可略;另一方面,Internet时空里大量的原版语言和材料使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多层面的语言信息。可见,在多媒体网络教学所创造的学习环境里,纯正的语言,精美的画面,随进随出的课件设计,从听觉、视觉、使用便捷等方面都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语言学习兴趣。
三、多媒体网络环境与教学效果优化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教学过程中,人的感官起着重要作用。感官接收应用得越多,作用发挥得越充分,对知识则越容易理解。由于网络教学展示的声光信号,图文并茂,声情融会,调动了人的多种感觉器官协调活动,提高了视觉形象与听觉印象传递信息的效率。这种全信息表达和知识的多维呈现,为教学提供了逼真的表现效果。利用多媒体,可提前精心制作网络课件或CAI课件。课文中的单词及短语等等都被设计成超文本链接的形式,学生可以不断的使用鼠标主动搜索自己未知而想学的知识。这些课件可以使理论的语言与具体的表象有机结合,化解了教学难度,便于学生记忆。同时,这对加强学生形象思维,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例如,学生学到earphone一词时,只要轻击鼠标,就能看到超链接画面,于是他就懂得了receiver不同于earphone和headphone。的确,这些课件使学生身临其境,充分调动了他们的各种感官,扩大了他们的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