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英语教学教材改革的设想(2)
2016-05-21 01:00
导读:(二)教材设置上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相结合 根据调查,目前高职阶段一般都是基础英语开设三个学期,专业英语开设一个学期,有的学校甚至没开设专
(二)教材设置上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相结合
根据调查,目前高职阶段一般都是基础英语开设三个学期,专业英语开设一个学期,有的学校甚至没开设专业英语。各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等级考试和CET 4的通过率逐年提高。因此,要实现《大纲》规定的基本目标,根据高职课时少,专业应用性强等特点 ,笔者提出改革课程教材设置,将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融为一体。基本设想是:第一册编写本校、本地区概要,认识自身所处的环境,高职的现状和展望,国内外职业发展状况,高职新生心理,职业观,职业道德,职业能力等等;第二册编写基本的职业应用英语知识,如
应用文写作,
办公室英语,日常英语等;第三册编写针对性强的各专业英语基础知识,如各种
职场英语。
以技术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高职英语教育,按突出应用性、实践性原则重组内容结构,更新教学内容;英语基础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度;专业职业英语教学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英语应用实践教学要占到50%或更多,减少不必要的理论知识,注意培养学生科学的职业英语思维方法和创新精神。注重英语教学方法的改革,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体作用,针对不同学生,因材施教,追求实效。(下转第134页) (上接第127页)
(三)教材结构上模块化、并采取循环扩展式的排列
《教学要求》在教学性质和目标中规定要“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同时在教学要求上根据我国大学教学现状,分为“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
(四)教材编写的参与者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近年来,高职教材建设虽取得了一定成绩,出版的教材种类有所增加,但体现职业型、技术性的教材少与高职发展需求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其中部分教材还没有真正过渡到以培养职业和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的体系上来,高职特色反映也不够,教材内容或太浅或太难,这些都对高职人才培养十分不利。英语教师与专业教师合作,共同编写特色英语教材,二者可以发挥各自的特长。二者结合,则正好可以取长补短。在从事专业英语教学的教师队伍中,既有专业教师,又有英语教师,有利于高职院校校本教材和特色英语教材的编写。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