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2)
2016-08-01 01:01
导读:二、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途径 学习自主性是一种学习者自我承担学习责任的能力,这种能力有待于开发,也需要外部条件支持,因此,应在语言实
二、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途径
学习自主性是一种学习者自我承担学习责任的能力,这种能力有待于开发,也需要外部条件支持,因此,应在语言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创造、挖掘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1.改善英语学习者的学习环境
当今高校的英语教育体系、教学大纲的要求、课程的安排以及评估制度都严重制约着学习者的需求。为了给学习者一个更为开放的学习环境,各高校应顺应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潮流,制定科学、系统、个性化的教学大纲,鼓励任课教师编写教材,将学习责任从教师向学习者转移,课程设计尽可能满足不同学习者的需求,并以学生为中心来组织活动。同时,还应积极探索英语水平测试体系改革,改变英语四、六级考试这一“一刀切”的评估制度对大学英语教学带来的诸多负面影响。
创设和谐的课堂学习环境更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罗杰斯认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他感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因此,教师应调整角色,成为学生信息的提供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合作者、指导者、激励者,课内外讨论及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参与者。同时师生只有在平等和谐、相互尊重、共同学习的良好气氛中,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创造性才得以发挥,学习潜能得到释放,自主学习的能力也能得到逐步提高。
2.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动机
“学生自主学习的意愿取决于他们的动力与自信程度,取决于它们的知识与技巧的水平”,“意识和动机是自主学习的两大重要构建元素”[2]。没有意识和动机,要谈能力的培养也是枉然。因此,教师要经常重视对学生自主学习英语意识和动机的培养。英语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英语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因,是语言学习者的一种自觉能动性和积极性的心理状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生活经历、能力范围、智能因素、认知能力等,以行为的结果来强化其学习动机,并对外部行为表现进行奖励或惩罚。所设计的教学活动接近学生的语言水平或略高于学生的语言水平时,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和积极参与的欲望,从而自主地去完成学习。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3.创设发展性的课堂教学
外语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主要在课堂。提倡学习者自主性,意味着对学习做出决定的责任转向学习者,但自主学习决不是没有教师参加的学习,教师在促进学习者自我实现并定期向他们提供帮助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理想的课堂教学,要求施教者在向受教者呈现学习内容时充分考虑到认知结构的存在并操纵认知结构本身。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在缺乏英语环境,学时又较少的情况下,培养学生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在于创设发展性的课堂教学。在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个体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帮助学生制定近期和远期的目标和任务,并在实施的过程中加以指导。近期目标能更好地激发个体的内在兴趣,而长远目标始终引导着努力的方向,使学生有效地、自主地进行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在英语课堂中还应选择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和真实性的语言教学材料,给学生以明确的学习任务,并以任务为中心,组织学生主动参与多种形式的课堂互动交流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