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高职高专公共英语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2)
2016-09-12 01:09
导读:2.课堂教学理念的转变 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知识传播单向地由教师指向学生,只注重教学的终端效果,也就是学生的考试成绩。因而教学
2.课堂教学理念的转变
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知识传播单向地由教师指向学生,只注重教学的终端效果,也就是学生的考试成绩。因而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合作和互动相当有限,学生之间也缺少必要的合作和交流,从而无法保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此外,“传统的非英语专业英语教学方法片面强调语言知识的传授,而轻视语言技能的培养,极少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为了真正体现“以社会需求为中心”的人才培养理念,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转变“把英语考试看作是英语教学的终点,把考试通过率视为衡量英语教学尺子”的传统观念,充分意识到“教师的角色应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实践能力的指导者和质量监控者”;课堂教学模式应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的重点应由“语言能力培养”转变到“语用能力培养”上来,逐步建立“以学生实践为主体,以教师讲解为主导”的教学模式。
3.对“语言环境”认识上的转变
以往广大英语学习者认为,良好的语言环境对于语言学习至关重要,很多人为了学好语言不惜花费重金出国深造,究其原因,是由于传统的英语教学不注重听说能力的培养,长期忽视语言作为交流工具的实用性和实践性,忽视语言环境的创造,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过分依赖教学内容,无论从学校还是课堂都无法获得良好的语言环境。为了使学生更能适应社会需求,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彻底改变对语言环境的认识,想方设法为学生创造有利于英语学习的语言环境,不仅大力提倡英语授课,而且开设第二课堂,比如开放语音室、开发语音室的多种用途、创办英语角、开设英文电台、鼓励学生收听英文广播、观看英文电影、阅读英文报刊杂志等等。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二、课程建设的改革与实践
1.课程设置的改革
传统的高职高专的英语教学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基础英语教育占据了几乎全部教学内容。为了培养出既具有良好的专业技能,又具有熟练的外语实际应用和交流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高职高专的英语课程设置中还应包括语言技能的训练、语言交际能力的实践及专业与语言的结合,其目标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运用英语阅读专业资料的能力,以及运用英语处理职场的相关业务的能力。因此,在新的课程设置体系中,笔者认为可减少基础性课程的学时,增加专业英语课学时,或增设选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