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教育机智在小学英语课堂上的表现(2)
2016-09-14 01:20
导读:我无意中发觉,刚才我和学生的对话中,实际上已经让学生学习着本课时的句型。在接下来的小组活动中我看到这位同学也加入了对话表演比赛,大家的兴
我无意中发觉,刚才我和学生的对话中,实际上已经让学生学习着本课时的句型。在接下来的小组活动中我看到这位同学也加入了对话表演比赛,大家的兴致都很高,热情高涨,真是大大出乎我的课前预想,我都一一的进行了表扬。一节原本枯燥的语法复习课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结束,学生们也都掌握了复习的内容,并且有了成功的情绪体验。
因此,怎样面对课堂上学生的突发事件,怎样使结果向好的方向发展,这不仅需要教师一贯的素养,还需要一点“教学灵感”。具有机智的教学,可以把偶发事件、失误等弥合在如同行云流水般的教学活动中,并达到天衣无缝的妙境。甚至面临“山穷水尽”的关头,也只需急中生智地顺水推舟就能化险为夷,出现“柳暗花名又一村”的喜悦。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中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在教育教学中要善于运用自己的智慧,灵活机敏地处理一些事件,幽默含蓄地扭转尴尬局面,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案例2:三次意外的发言!
意外一:记得今天上午在双语学校听课.内容为《牛津小学英语》 3A Unit I am going to...by...的第一课时,在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运用了自身的“临场智慧”,化解了课堂中发生的“意外”,并收获了精彩。
这位教师在传授本课新授内容后,设计了一个拓展环节,让学生说说五一去哪里乘什么交通工具,由此提供给学生更多的操练机会和充分展示的空间,将学习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加大了语言的输出量。问题一提出,同学们便积极讨论,并且各抒己见:
Student A: I am going to Hangzhou by airplan.
Student B: I am going to Shanghai by bus.
Student C: I am going to India by t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