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森林生态学双语教学的问题和对策(2)
2016-09-24 01:00
导读:(三)学生英语基础问题 双语教学对学生的素质要求相对较高,学生只有具备一定的外语水平才能较好地接受课程。否则,将容易导致既没有提高外语水平又
(三)学生英语基础问题
双语教学对学生的素质要求相对较高,学生只有具备一定的外语水平才能较好地接受课程。否则,将容易导致既没有提高外语水平又无法掌握专业知识的“双输”结果。可见,学生的英语基础制约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学效果。笔者在森林生态学双语教学实践中发现,英语基础不好的学生上课时听不懂教师在讲什么,总是希望教师讲完英语后用汉语再翻译一遍;有的学生虽然课前进行了认真的预习,查阅了一大堆新词汇,可是看原版教材时还是看了后面忘了前面,无法前后贯通,更无法领悟文章的内涵和实质,往往是似懂非懂,需要查阅相应的中文资料。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大部分学生的英语基础不够扎实,没有形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看书和回答问题时往往是先将英语问题翻译成汉语,通过汉语思维得出答案后,再将答案翻译成英语,从而将双语学习变成了英语学习和专业课学习的简单累加。
(四)学生专业兴趣问题
兴趣是个体力求认识、获得某种事物并伴有积极情绪体验的心理倾向。在高等教育中,学生的专业兴趣就是学生对所学专业的特别关切和喜好的情绪,是学生探索专业知识及其发展状况的心理状态。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泼、最积极的因素,也是学习的重要源动力之一。爱因斯坦曾深刻地指出:“在学校里和生活中,工作的最重要动机是工作中的乐趣,是工作获得结果时的乐趣,以及对这个结果的社会价值的认识。”专业兴趣的激发对带动学生整个学习活动的积极性有着更切实的作用。但是,我国不少的大学生缺乏真正的专业兴趣。例如,有些学生是通过调剂专业录取来的。因此这些学生很难产生真正且持久的专业兴趣,具体表现为学习动机不足,或者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容易产生不良情绪,甚至放弃学业。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五)双语教学方式问题
双语教学的主要方法有沉浸法(immersion ap-proach)、过渡法(transitional approach)和维持法(maintenance approach)3种。沉浸法就是让学生完全“浸泡”在第二语言的环境中,教师用第二语言备课、写教案、制作幻灯片课件、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批改作业,以及用第二语言考试和讲评,母语在教学中处于陪衬地位。但这是一种要求师生都具有 相当高水平的第二语言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