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英语教学中的合作学习(1)(2)
2016-09-26 01:05
导读:每位学生对每个问题都有自己的一套想法,通过小组的合作学习,让学生既可以分享自己的意见,又可以从组员的发言当中获知其他意见或看法,从而不断
每位学生对每个问题都有自己的一套想法,通过小组的合作学习,让学生既可以分享自己的意见,又可以从组员的发言当中获知其他意见或看法,从而不断受到启发,拓展了想象的空间。此外,有的时候很多问题单凭一个人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或者每个人都只是带有片面的看法,而通过小组的集体智慧,往往会有创新的解决办法。所以说,小组的合作学习一方面培养了学生全面考虑问题的习惯,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的能力,充分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
5.增强团队的合作意识。
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要求只有每一位组员都掌握了教学内容,才算完成教学任务,那么每位组员都认为自己有责任保证组内成员都学会教学内容,因此,他们积极和主动的学习情绪高涨起来,思维和心理活动较长时间处于兴奋的状态中。为了尽快尽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学习主动灵活,基础好的同学都会希望自己能充当“小老师”的角色,运用学过的知识,尽最大努力来帮助组员,他们会主动带动基础稍差的同学一同前进,相互讲述对某一问题的理解或心得体会,并相互辩论、纠正,使基础稍差的同学有更多机会,用更多层面,更多角度来理解问题,进而也能深刻地理解问题,并且牢固地掌握新知识,从而共同完成老师布置的教学任务。学生在交流信息,分享成果时,感到自己不再是局外人,而是真正的合作学习小组的成员,他们不再是学习的个体,而是合作学习的“共同体”。此时,浓厚的学习氛围得到了提升,团队的合作精神和意识得到了培养。
三.小组合作学习在英语课堂上必须注意的地方。
1.合理组建小组,营造氛围。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的合作学习,一般是以田字座位的四位同学组建而成,这便于老师在课堂上随时要通过这种方式来完成教学任务。此外,也可以以单行小组(大概六至七人)围成小组。在每个组中选一个比较有主导能力的学生来做组长,既可以组织好小组每次的讨论,也有助于学生间的交流。同时,可以让小组用英语给自己小组起名字,例如“Koto”“Bobby”“Amy”等等,这些小朋友们熟悉的名字会营造一种轻松和愉快的学习氛围,给学习带来一定的趣味性,刺激他们合作的欲望,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2.提出明确的要求和任务,给予引导和帮助。
为了防止小组合作学习过程当中,学生进行无目的、无针对性、无必要性的讨论,而浪费了课堂宝贵的时间,不能按要求达到合作的目的,教师一定要在小组合作前提出细化的教学要求和明确的教学任务。在学生讨论的过程当中,教师应给予恰当的引导以及启发式的帮助。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关于英语“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探讨
英语阅读与写作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