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英语课堂的新课导入原则(2)
2016-11-07 01:06
导读:教师不仅要精心挑选内容丰富、新颖独特的素材来组织和实施活动, 还要注意导入方式的多样化。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一些辅助手段的借助可以帮助优化导
教师不仅要精心挑选内容丰富、新颖独特的素材来组织和实施活动, 还要注意导入方式的多样化。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一些辅助手段的借助可以帮助优化导入的效果,如多媒体手法,简练的措辞,精妙的编排,绘声绘色的语言表现,甚至包括教师本人仪表的精致打理,都可以带入更多的情感因素,为课堂的开端增色不少。
一堂新课可以由于富有感召力的导入设计而鲜活起来,同样也有可能因为缺乏或者不充分的导入而失去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实现导入话题到教学内容的自然过渡
在选择导入话题的过程中遇到的现实问题是如何把握话题与教学内容的相关度。若在紧扣教学内容的范围内选择不易契合学生的兴趣点;但若偏离太远,话题展开之后又比较难控制向贴近教学内容的方向发展。
综合考虑,笔者认为,导入话题的选择只需与教学内容有一定相关性即可,可以尝试一定程度的间接相关,即除了直接按教学内容的主题展开导入的话题外,也可以由有间接关联的话题导入。只要教师有信心并有能力调控得当,是完全可以将讨论和学生的关注力自然而然地引入进教学内容主题的。
教师需要学习思考的是如何让每一次新课的导入既新颖又自然,既迎合学生的兴趣点,又能比较快地将学生带进教学内容的主话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尤其重要。铿锵有力的气势,抑扬顿挫的语调,优雅自信的吐字,简洁精妙的语言组织对学生而言都是一种吸引力,一次成功的新课导入一定是善于综合运用这些因素,将开场导入顺利带入进教学任务的主题。
新课导入自然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整堂课的学习积极性,自然的过渡会让学生理所当然地感受到目标学习任务的新颖有趣。四、兼顾学生个体差异,话题的展开难易适中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在新课导入环节,导入内容设计的难度不易把握,任务整体性和延展性的控制也是难点。
英语课堂的小班化教学在很多地区难以实现,英语课堂绝大部分的形式是班大学生多,学生水平参差不齐,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课堂导入时加以充分注意,让处于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对于基础一般的学生,需要让他们听懂教师的意图和要求,能按要求加以实施,可以让他们回答较易的问题以检验其思维是否与课堂进程同步,同时也是在激发其继续跟进教师的课堂导入的信心;对于基础较好的同学,要鼓励并给予他们机会自由表达思想,或者回答较难的提问。对性格外向富于表现力的学生可以提供机会让他们做一些现场表演或形体示范,这既是对他们自身能力的一种肯定,同时对活跃整个课堂的气氛也是不无裨益的。
在导入环节的展开过程中,也要注意让提问或难或易交替进行,尽量模糊学生的自我水平暗示,力求让整个班级每一个学生意识到自己都可以做到成功地参与到新课当中,从而以最大的热情投入主体课文的学习。
五、适当控制导入时间,务求整堂课时间分布合理
每节新课可以分配给导入部分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