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英语课堂上的肢体教学法(2)
2017-01-19 01:01
导读:4. 管理作用。老师微笑的微妙变化反映出老师对课堂教学状况所持的态度。通过某种微笑,可以使学生受到某种暗示;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课堂要求,从而
4. 管理作用。老师微笑的微妙变化反映出老师对课堂教学状况所持的态度。通过某种微笑,可以使学生受到某种暗示;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课堂要求,从而自我调节,自我约束,达到维护课堂纪律,管理教学的目的。
例如,有节课堂上,有个学生在课堂上睡觉,我特意走到他身边,边走边大声讲解课文,这时他醒了,我微笑的看着他,这位同学不好意思的笑了笑,从此他上课再也没有睡过觉。
(二)手势(gesture)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增加语言的表现力,都会有意或无意地做出一些手势来辅助自己的语言表达,而且手势是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动作。
例如, 我今天在课堂上讲解翻译题时,讲到如何翻译“高等教育”时,我的手就从下往上举起,学生们一下子就明白该用:Higher Education.
再如,有一节课在讲解bare 这个单词时,我举起自己的手,问同学们:“现在我的手上有没有东西”,学生们(下转第156页)(上接第133页)说没有,然后我问:“那该怎么形容呢?”学生们一下子明白了,异口同声说:“bare hand”. 我接着又指着自己的头问:“如果头上没有头发呢?”大家都说:“bare head”。
总之,运用生动的肢体语言可以营造出一个好的英语学习的环境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三、使用肢体语言应该注意的事项
肢体语言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显而易见,在外语课堂教学中更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肢体语言在课堂中的运用也不是越多越好,教师一定要把握好尺度和力度,力求做到自然、准确、得体,把它同有声语言有机结合起来,让课堂教学艺术化,使自己既是课堂上的英语教师,又成为讲台上的“表演艺术家”,使学生能在快乐中学习英语。那么肢体语言的使用就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其一,运用肢体语言要有目的性,不能随心所欲地使用。对它的应用应该围绕实现教育目的这个中心任务来进行,具体到每节课,应该是为了完成这节课的教学目的而应用,其目的很明确。其二,运用肢体语言要讲求技术性。不论运用微笑还是手势,其中的度和标准都应视教学目的、场合、对象与具体内容而定。其三,对教材知识点的全面把握。肢体语言的使用必须是在老师对教材有了透彻的掌握之后才能根据情况合理使用,否则,就会使得课堂教学不伦不类。其四,为学生设计肢体语言。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要通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才能体现。因此肢体语言的设计必须放在学生主体性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