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言语交际中语用移情的策略(2)
2017-02-20 01:00
导读:在语用中,语言模糊包括语言表述的模糊性、不确定性、或然性、两可性、约略性、含混和笼统性等方式。我们知道,语言的选择非常依赖交际的语境,在
在语用中,语言模糊包括语言表述的模糊性、不确定性、或然性、两可性、约略性、含混和笼统性等方式。我们知道,语言的选择非常依赖交际的语境,在不同的语境下我们选择的语言肯定不同。语用含糊的积极作用体现在话语的合适性之中,比如医生确诊病人患了胃癌,医生可以直言不讳:“你得了胃癌,已经是晚期,没治了!”但是从道义上来说,为了不至于让病人产生绝望的情绪,医生经常说:“你的胃出了点毛病,但是不是很严重,慢慢治疗就会好转的,你要有信心。”在这个案例中,语言含糊的积极作用不言而喻,医生也是在考虑到病人和病人家属的情绪上采取的语用移情方式。我们再看以下几例:(1)盛淑君爷爷在世的时候,她妈妈就有一点不那个。(周立波《山乡巨变)
(2)她和方骐是在县一中读高中的时候相识的。他们在一个班,方骐是班长,她是学习委员他们在工作上配合得很好,课余时间又喜欢在一起讨论学习上的一些问题,于是有的同学在私下里议论他们已经开始在“那个”了。(黎千驹((柔情似水》)
上边两个例子中的“那个”所表示的准确信息直接说出来很唐突,所以采用这种模糊词的形式来表示。语言所表达的会话含义并不是确定的,在不同的语境下会产生不同的含义,比如说:“你简直是一头牛”,含义可能是你很勤劳、奉献,是赞美:也可能是你很勤劳,但是很笨,很木,喜欢蛮干,人家骗了你你也不知道;还可能是你脾气很倔强,不听别人劝的意思。语言含糊使得理解上留下回旋的余地,为避免语言尴尬提供了很好的方式。
三、使用委婉语来实现语言移情
语言的交际功能是在语言符号和种种非语言因素的合力作用下实现的,其中的非语言因素包括交际现场出现的种种可见可闻的具体因素和语言使用者自身的心理等多方面的内容。有时候交际双方在谈论的话题上不能够直言,或者说直言以后会产生唐突、不礼貌的行为的时候,交际双方大多采用委婉语这种特殊的语言代码,有意识、有目的地调整语辞,把某些意向用温和、含糊和迂回的说法代替粗俗、生硬和直率的说法。委婉语的产生基于交际过程中出现的言语冲突行为,它使交际双方在达意传情上能更有效地表达思想,并使言语符合现实语境,从而能得到更好的交际效果。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委婉语具有表述内容的禁忌性、表述形式的含蓄性、表述手段的语义不确定性等特点,这些特点在语言移情中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下边我们来看两例比较典型的委婉语言现象:
关于死亡:死亡是人类最大的恐惧,历来是语言的一大禁区,不管哪个民族都把死亡看得非常神秘,也非常忌讳直接提到“死亡”这个字眼,所以人们使用大量的委婉语,或者淡化对死亡的焦虑和恐惧,或者更好地表达对死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