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如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2)
2017-04-26 01:25
导读:3.美化课堂氛围。由于学生审美意识、趣味、理想、素养、经验等有差异,因此不能硬套一个模式,压抑学生的审美情感,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组织学
3.美化课堂氛围。由于学生审美意识、趣味、理想、素养、经验等有差异,因此不能硬套一个模式,压抑学生的审美情感,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组织学生开展英语字母、单词、句子的书法比赛,以培养学生对美的感悟和追求,用事实让学生懂得“人人是创造之人,时时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用事实让学生感受到人人都有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审美欣赏需要有形象的感受、活跃的想象、情感的体验和理智的引导,这样才能真正走入美的境界,从中获得感官的享受、精神的愉悦和理性的满足。在教学过程中,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要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表现美,渲染教学氛围,提高学习兴趣,进而提高教学效益,达到培养审美教育的目的。教学中,(下转第154页)(上接第137页)教师应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美感经验,引导他们充分发挥联想力、想象力,对课文的形象给予补充和丰富,使课文在脑中有声有色活起来。这样,才能有效地借偶然事件看到普遍性、必然性,借有限的景看到无限的情。`
总之,英语学科是一门技能课,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应掌握一定的绘画、书法、音乐、表演、朗诵、编剧和导演等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这样就可以在运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同时,恰如其分地发挥一些特长激活课堂教学,把语言知识运用到实践活动中,真正达到学以致用,同时也给课堂营造了一种和谐美的氛围,自觉地把学生带入了审美的境界,进入了自由创造的天地。学科教学既是科学,也是艺术,它包含着许多美的因素,它要求教师把艰苦的教学活动同深厚的审美修养融合起来进行美的创造,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激发学生运用美的规律以造福社会,创造出更新,更美的世界,这就需要提高教师的审美修养。美育的实施需要我们教师一定要有创新意识,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具备浓厚的美育意识,创设多姿多彩的美育情境,把大自然中的美、生活中的美、语言中的美、教材教法中的美,化作阳光,变成雨露,深深地渗透在学习过程中。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