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翻译中“ 忠” 的原则(2)
2017-04-28 01:04
导读:气象肃穆,略带忧郁,早晨的阴影和黄昏的阴影,几乎连接到一起,不可分割,岁月将暮,终日昏暗,我就在这么一天到西敏寺散步了几个钟头。古寺巍巍
气象肃穆,略带忧郁,早晨的阴影和黄昏的阴影,几乎连接到一起,不可分割,岁月将暮,终日昏暗,我就在这么一天到西敏寺散步了几个钟头。古寺巍巍,森森然似有鬼气,和阴沉沉的气候正好调和;我跨进大门,觉得自己已经置身远古,相忘于古人的鬼影之中。
原作文章古雅,节奏较慢,有一种悠闲自如的感觉,句子长短相仿,读起来富有
音乐感,颇似中国散文中的“情景交融”的境界,是“欧文式”散文的代表,文中的shadow, mingle, throw,
gloom, decline, like??等大量的词营造出一种极其古雅幽静的气氛。译文1 虽然较好地译出了原文的信息,但语言平直,
缺乏一种节奏感,而译文2 完全重现了“欧文式”散文风格,
大量的四字结构,读起来朗朗上口,抑扬有致,使人有如入其境的感觉。
对于不同体裁的作品,译文处理,也应从“忠”字着手。
散文体应当侧重其语言美,特别是描绘景物时,遣辞造句常含深刻寓意;
诗歌讲求形美、声美和神美,是音、形、声的高度民主统一;政论体兼有科学风格和艺术风格,要求用语讲究分寸,不宜渲染夸张、润色加工等。下面我们就一篇政论文章看一下其语言特色。
Fellow delegates, we are all convinced that our work will godown in the history of mankind, demonstrating that the Chinesepeople, comprising one quarter of humanity, have now stood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