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翻译中的目的性原则(2)
2017-08-13 01:35
导读:另外,按照连贯原则,一些商品的商标英译取得了成功。如:将舒肤佳香皂音译为Safeguard,在符合了形式对等的同时,也满足了功能对等,突出了此香皂的杀菌效果
另外,按照连贯原则,一些商品的商标英译取得了成功。如:将“舒肤佳”香皂音译为“Safeguard”,在符合了形式对等的同时,也满足了功能对等,突出了此香皂的杀菌效果不同一般,理所当然,商品在国外有市场。
广告译文在保持自然流畅、连贯的同时,也应做到准确,毕竟“译文准确”是广告翻译的生命。若广告原文的信息在译文中变了样,会误导消费者。
目的原则要求广告的译文以译入语读者的立场为导向,尊重译入语文化习俗,符合译入语广告的风格。连贯原则要求译文通俗易懂、自然流畅、便于记忆。忠实原则要求译文准确,原文广告的信息在译文中有所体现。目的论灵活运用三原则为广告翻译起到了较好的指导作用,解决了文化障碍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从而更好地发挥了广告对产品的促销作用。
结论
作为一种竞争性的商业行为,商业广告的目的是争取消费者,促成其购买行为,这是它的最终目的,也是商业广告翻译的主要目的。商业广告的特殊功能和目的,决定了其翻译的特殊性,决定了“目的论”在这一翻译实践领域的指导意义和交际翻译法的适用性。
宏观把握文本的功能和目的对其意义理解和表达具有重要的作用,译者在翻译实践中切不可忽视文本的类型及其整体功能和翻译的交际目的。根据原语和目的语的不同文化背景,在翻译过程中,对原文所作的必要的顺应(如删减、增补、改写等),不应被视为“离经叛道”,而应作为翻译特殊情况下要消除不同文化间交流障碍的必要手段。一则成功的广告译文需要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遵照“目的法则”,充分发挥译入语优势,考虑目的语消费者的审美标准和价值取向以及译入语广告规范,采用适当的翻译法,巧妙地处理语篇的形式和语篇所传达的信息,适当的作文化转换,使译文达到预期目的。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参考文献
[1] Newmark, Peter.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 [M].上海:上海
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2] Nord, Christiane.Translation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3]Vestergaard, T. The Language of Advertising [M].Oxford:Blackwell Publishers, 1992.
[4]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5]何自然. 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