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毕业论文--中国旅游宣传资料中文化图式的翻(2)
2017-08-19 06:56
导读:オト、应对文化图式空白和差异的方法 オピ诜译中国旅游宣传资料中的文化图式时,不可避免会遇到由于文化不同导致的图式空白和图式差异。在翻译时
オト、应对文化图式空白和差异的方法
オピ诜译中国旅游宣传资料中的文化图式时,不可避免会遇到由于文化不同导致的图式空白和图式差异。在翻译时就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来缩小由此导致的译文读者的理解障碍。
オ(一)使用具体样本(exemplar)来激活现有图式,建立新图式。
オHoward指出当一个图式在现实世界中找到具体样本时,它便会被激活或被例示(instantiated)[4]32,如果缺乏相关背景知识,理解就会受到阻碍。 因此,当出现文化图式空白时,可以提供译文读者熟悉的具体样本来激活其内在的知识。
オケ热缭诶1中,可以将“济公”比作“罗宾汉”,通过在西方读者头脑中激活有关罗宾汉的原有图式,使这一图式与新的济公信息相作用,在译文读者头脑产生一个有关济公这一中国人物的新图式。
オダ1可译为“Jigong, Robin Hood in China, robbed the rich and helped the poor and was deeply loved and esteemed by the impoverished”。这一译文诠释了济公行为的本质,而且技巧性地吸引了西方游客的兴趣,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达到了介绍中国文化,推动文化交流的目的。
オネ样,在翻译例2时,我们可以利用外国读者头脑中已存在的文化图式,用他们熟知的方式来表达这些时间。试将例2改译为:
オIt was first built in the Jing Dynasty (256-439 A.D.), began to take shape in the Tang Dynasty (618-709), flourished in the Song Dynasty (960-1297),and went to ruin in the Yuan Dynasty (1279-1368). With ups and downs through the Ming and the Qing dynasties (1368-1911), it was abandoned in the times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1912-1949). Its restoration was made from the year 1949 on and a large-scale expansion and development began in 1990.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http://www.nseac.com) オビ秩纾
オダ5:相传三国时期,吴淞江的北岸就建起了一座寺院,后易名为静安寺[10]。
オピ诜译这句话时,可以采用相同的方法,将“三国时期”与西方读者熟悉的时间联系起来。
オヒ胛囊唬篖egend has it that during the Three Kingdoms Period, more than 1200 years before Christopher Columbus discovered the New World, a temple was built on the north bank of Wusong River, and it later adopted its present name of Jing An Si or Jing’an Temple.
オヒ胛亩: Legend has it that during the Three Kingdoms Period, more than 1300 years before William Shakespeare was born, a temple was built on the north bank of Wusong River, and it later adopted its present name of Jing An Si or Jing’an Temple.
オノ鞣蕉琳呖赡懿恢道“三国时期”的具体时间,但是通过将“三国时期”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时间或“莎士比亚出生的时期”联系起来,可以激活他们头脑中哥伦布和莎士比亚的图式,通过与新信息相结合,形成新的图式,使西方读者更清楚地了解这一寺院的历史。
オヂ糜巫柿戏译的主要目的除了传递文化信息以外,还需要吸引游客对旅游目的地文化、历史和自然资料的兴趣,推动文化交流,促进旅游业的发展。通过具体样本激活现有图式,可以很好地激起游客的兴趣,帮助理解中国文化。这一方法在翻译许多旅游材料时都可以使用。 比如,可以将“苏州”比作“威尼斯”;在介绍“梁山伯与祝英台”时,可以将他们比作“罗密欧与朱丽叶”, 在介绍朝代、长度、重量等使用了中国特有的度量单位时应该转化为或同时标注上国际通用的度量单位,或者以适当的形式激活西方游客头脑相应的图式以达到恰当的理解。
オサ是,译者在使用这一策略时要谨慎。 译者不应将一个普通的小岛比作夏威夷或将一个普通作家比作莎士比亚,这只会在游客头脑中产生负面的影响。
大学排名
オ(二)对译文读者原有文化图式进行修改或补充
オネ际讲⒉皇枪潭ú槐涞模通过把外界的信息纳入已有的图式,图式会不断变化发展。不同文化的人民对于同样的信息可能有着不同的文化图式,在这种情况下,要正确传递信息,就需要通过对译文的润饰,对译文读者头脑中的原有图式进行修改或补充,帮助读者获得对原文信息的正确理解。
オト缋3中,尽管“蝙蝠”在中西方均是指同一种动物,但是其文化含义的不同使其在两国读者头脑中激活的文化图式也有所差异。这时,译者在将词语翻译成目的语的同时,可以通过在上下文中合理地提供新的信息,帮助译文读者补充其原有图式。例3可译为:
オIn the meantime, the earth dug from the bottom of the lake was piled up on the hill according to a fastidious landscaping plan, turning the hill into what looks like a giant bat(homonym of “luck” in Chinese)fluffing its wings…
オネü提供“蝙蝠”在中国与“福”相连的这一信息,译文读者原有有关“蝙蝠”的文化图式得以扩展。他们会在阅读中,将“蝙蝠”与“福”联系起来,从而形成对原文的正确理解,并且在看到其他中国旅游宣传资料中出现的同样形象时,也能激发正确的图式。
オ(三)利用译文读者熟悉的文化图式代替原文的图式
オシ译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译者不仅要能在语法层次上理解原文,而且要了解两国人民文化上的差异。在出现图式差异时,要正确传递信息,除了利用补充资料对图式进行修改补充外,还可以用译文读者熟悉的相应文化图式代替原文的图式,使译文读者对原文获得正确的理解[3]66。
オナ钥蠢4的翻译:
オHall of Modesty: In the days of the Garden of Limpid Ripples, the Hall of Modesty was a three-floored pavilion built in the design of the Yellow Crane Tower of Wuhan and called “Moon-Watching Hall”[9]68.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オヒ胝呓“望蟾阁”中的“蟾”译为了“月亮(moon)”。可以看出,译者在翻译时考虑到中国读者与西方读者“蟾”这一图式的差异,在这一段文字中将“蟾”用了文雅而与原文意思一致的“moon”,使译文读者头脑中产生了与原文读者相似的图画。
オ(四)通过对文化信息的解释,在译文读者头脑中创建新的文化图式
オピ谝恍┣榭鱿拢无法在译文读者的文化中找到相应的图式,这时就需要对原文图式进行解释,以使译文读者获得对原文的正确理解,这也被称为文化阐释。 如果译者无法找到可以在译文读者中激活同样图式的表达,也没有类似的图式可以依靠,那么,对文化图式进行解释可以有效地解决图式空白和错位的问题。
オケ热纾中国读者熟知的“叶公好龙”可以译为“Lord Ye’s love of dragons”并附上解释“Lord Ye was so fond of dragons that he adorned his whole palace with drawings and carvings of them. But when a real dragon heard of his affection and paid him a visit, he was frightened out of his wits.”通过向外国游客解释“叶公好龙”的整个故事,译者在译文读者头脑中建立了有关叶公的新图式,推动了游客对中国文化的理解。
オニ摹⒔嵊
オヂ糜尾牧系姆译对于推动中国文化的传播,促进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译者应充分注意到旅游文化中可能导致译文读者出现图式空白和图式差异的文化图式,在翻译这些信息时,应考虑到译文读者的图式情况,翻译中采用适当的策略,恰当地传递原文信息,促进中西方的文化交流。
おぃ鄄慰嘉南祝
[1] Eysenck, M W,MKeane. Cognitive Psychology: A Student’s Handbook [M]. East Sussex: Psychology Press Ltd., 2000.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ぃ2] Bartlett, Frederic C. Remembering: A Study in Experiment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32.
ぃ3] 彭建武. 从认知图式看翻译理解[J].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 (2):64-66.
ぃ4] Howard, Robert W. Concepts and Schemata: An Introduction [M]. London: Cassell Educational Ltd., 1987.
ぃ5] CarrellPL, JCEisterhold. Schema Theory and ESL Reading Pedagogy [C]//P L Carrell, J Devine, D E Eskey. Interactive Approaches to Second Language Reading.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8.
ぃ6] 刘明东,刘宽平. 图式翻译漫谈[J]. 外语教学,2004, (7):50-52.
ぃ7] 李丹丽. 旅游翻译中的文化背景和心理因素[J]. 中国轻工教育,2004, (4):13-15.
ぃ8] 贾文波. 旅游翻译不可忽视民族审美差异[J]. 上海科技翻译,2003,(1):21-23.
ぃ9] 颐 文. 颐和园[M]. 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0.
ぃ10] 吴 云. 旅游翻译的变译理据[J]. 上海科技翻译,2004, (4):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