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儿童白内障手术植入人工晶体度数的选择(2)
2013-06-12 01:03
导读:3 讨论 儿童期是建立双眼视功能的关键时期。面对先天性白内障患儿,医生多关注精湛的手术技巧和良好的手术效果,却往往忽略了这些已经丧失双眼视功
3 讨论
儿童期是建立双眼视功能的关键时期。面对先天性白内障患儿,医生多关注精湛的手术技巧和良好的手术效果,却往往忽略了这些已经丧失双眼视功能的儿童存在重建双眼视功能的问题,结果白内障摘除了,但双眼视功能障碍却成为患儿的终身残疾[1]。儿童白内障术后重建双眼视功能,如何选择一枚最符合人体的生理状态、光学效果最佳的人工晶体植入患儿的无晶体眼是首要问题,且近年人工晶体材料、设计以及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技术的不断成熟,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这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2]。但儿童眼等于小型的成人眼,其特点在于自出生到青春期持续发育,形态和功能均发生较大变化,即使人工晶体眼仍存在近视化发展的趋势,且年龄越小,变化越明显,这已为我们的研究证实,故植入何种度数的人工晶体,是很值得探讨的问题。
首先,按照成人人工晶体植入度数的计算方法,即根据眼轴长度、角膜曲率等状况决定的度数,在患儿只能顾及暂时的屈光需要,随着眼球的发育,很快晶体度数就不合适了。所以决不能简单地按照患儿现有的屈光系统的一些参数选择人工晶体度数[3]。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视觉的正视化发展,有赖于在视觉发育阶段正常的视刺激[4]。特别在儿童2~6岁之前,均为视觉发育的关键阶段,故完全的屈光矫正,提供最佳的视力,是理想的要求,但此时植入人工晶体度数一般较高,可为26~27 D甚至可达30 D以上,正如我们的研究所示,越小年龄的患儿,眼轴长度及屈光状态的变化越大,这些患儿势必会在将来出现近视。Spierer等[5]发现植入的人工晶体度数越高,日后产生的近视度数越高,这是符合眼的正常生理发育的。但随着视觉发育后造成的近视是否进一步加快了人工晶体眼的近视化趋向,目前还没有确凿的证据。另外,有学者研究指出[6]:人工晶体眼与无晶体眼比较,屈光发展的速度低于后者。故高度数人工晶体的选择对于幼儿患者不是理想的选择。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新生儿所需的晶体屈光度约34.4 D,至7岁下降至19 D[3]。也有人建议给患儿植入成人标准度数人工晶体度数,以满足视觉系统发育正常后的需要[7]。但此时所造成的高度远视状态甚至可达10 D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