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论普伐他汀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2)

2013-07-31 01:09
导读:1.5 学方法 数据以百分数表示,采用χ2 ,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结果 观察组:显效4例(25%),有效13例(65%),无效2例(10%),无一例死亡,1例进展为

  1.5 学方法
  数据以百分数表示,采用χ2 ,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结果
  观察组:显效4例(25%),有效13例(65%),无效2例(10%),无一例死亡,1例进展为AMI,无一例发生皮肤黏膜及内脏出血。对照组:显效4例(20%),有效13例(60%),无效4例(20%),有1例死亡,1例进展为AMI,1例发生皮肤黏膜出血,1例发生尿道出血。观察组有效率90%,对照组有效率80%,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3讨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一种,是由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出血,血小板聚集与黏附性增加,冠状动脉痉挛,血栓形成,冠状动脉管腔不完全阻塞,导致冠状动脉血流减少的病理过程所致。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病理基础是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基础上,由于斑块的破裂及附壁血栓的形成,使斑块极不稳定,动脉斑块的破裂导致血小板聚集、激活。并通过释放组织因子而激活因子Xa,Xa可促使凝血酶的形成,而凝血酶又使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所以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主要病理基础是内皮损伤、斑块的不稳定破裂及血栓的形成[2]。斑块的不稳定因素是斑块中具有大量的脂质核心及炎性细胞的浸润,普伐他汀能使血胆固醇显著降低,同时还有以下作用[3]:①能迅速改善受损的血管内皮功能,使其通透性降低;②稳定粥样斑块;③抑制斑块的炎症反应。肝素抗凝治疗可以改变疾病的过程,防止演变至AMI,由于普通肝素有不可预测的物动力学数据,因而必须长时间监测凝血酶活化时间,在停药后会有反跳的促凝血现象,还有较常见的出血相关并发症,少见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由于低分子量肝素钠具有低的分子量,较高的抗凝血第Ⅹ因子/抗凝血第Ⅱ因子的比例,有较长的半衰期(皮下注射后半衰期为3~6 h)、较少和血浆蛋白结合(其生物利用率高达90%),不会与血小板相互作用,因此有较好的抗凝血功能,对血小板减少、APTT影响很小,有较少的出血倾向,上可以不用监测APTT,用于治疗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至少等同普通肝素[4],在临床上有代替肝素的趋势。因此,UAP在一般治疗基础上加用普伐他汀与低分子肝素钠比单用普通肝素疗效明显增加,副作用小,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总之,普伐他汀和低分子肝素钠联合应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副作用少,使用安全,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80.
  [2]中华会心血管病学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和治疗建议[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0,28(6):409-412.
  [3]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社编委会.血脂异常防治建议[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7,25(3):169.
  [4]卢长林,胡大一,刘梅林.低分子量肝素在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应用[J].中级医刊,2003,9(1):42.

上一篇:关于低分子肝素联合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