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血管性痴呆的中医临床研究新进展论(2)
2013-12-10 01:06
导读:1.2 病络、浊毒与VD所谓病络,王氏[8]认为病络是络脉的病理过程,病机环节,病证产生的根源。络脉有常有变,常则通变则病。病则必有病络产生。常氏
1.2 病络、浊毒与VD所谓病络,王氏[8]认为病络是络脉的病理过程,病机环节,病证产生的根源。络脉有常有变,常则通变则病。病则必有病络产生。常氏[9]认为病络机制在VD的发生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络脉的主要生理功能是流通和渗灌气血,以此来运转神机。当络脉发生病变时,气络的病变影响气机的运行,血络的病变影响血液的渗灌,气络血络皆病时则势必影响气血的流通和神机的运转。而高氏[10]认为VD是浊毒所致的脑络病变。由于中风后淤血痰浊互结,日久不去,化生浊毒,结滞脑络,败坏脑髓形体,致神机失用,渐成VD。邓氏[11]认为VD患者肾精亏虚可致脑络失养,神机失用,久病正气渐损,络气空虚,病邪乘袭,盘踞不去,终致络脉淤阻。七情内伤,气机逆乱,气血运行不畅可致淤血阻络,饮食不节,脾胃乃伤,痰浊内聚,阻滞络道。任氏等[12]认为中风后由于经络淤阻直接损伤脑髓,又脑络淤阻,气血精气难以上输,导致脑乏清阳之助,津血之濡,痰淤浊气杂于脑髓,使清窍不清,元神失养,出现神思迟钝,遇事善忘等呆傻之症状。
1.3 玄府与VD狭义的玄府指的是汗孔,而广义的玄府是指玄微之府。玄府一词,最早见于《素问》,并云“所谓玄府者汗孔也”。尤氏等[13]认为玄府是精神、荣卫、气血、津液出入流行的纹理,气血津液等物质在体内的输布及代谢有赖于玄府的畅通。玄府的主要生理作用是流通气液,渗灌血气和运转神机。VD以神志活动和行为障碍为主要表现,而神志的物质基础是气血津液,玄府作为气液运行的道路其功能的异常必然与VD有关。VD常常继发于中风,孟氏[14]认为,人体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气血逆乱,阴阳失调,气不行津,水浊充斥于玄府,玄府郁闭,发为水肿,是为形成急性中风之脑水肿,而玄府又是神机出入之所,火热之邪拂郁闭结玄府,以致神机不用,形成痴呆。杨氏等[15]指出VD的病位在脑,病变在玄府。脑内玄府郁闭,神机失用是其基本病机。同时还指出,VD多继发于中风,中风后产生的瘀毒、热毒、痰毒等,毒邪产生后破坏形体,损伤脑络是VD发生的重要因素,而脑内玄府郁闭,又是VD发生发展的重要病理基础。
本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 总之,近年来对血管性痴呆的病机认识趋于一致,其病位在脑,病变在玄府,与五脏功能失调关系密切。基本病机为脑减髓消,痰淤痹阻,火扰神明,神机失用。其病性不外乎虚、痰、淤、毒、火。
2 VD的证候类型
所谓证候是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病理变化的反映,包括病因、病位、病性和病势。2000年,中国中医
药学会内科分会延缓衰老委员会对VD的证候进行了规范,将VD分为肾精亏虚证、痰浊阻滞证、瘀血阻络证、肝阳上亢证、火热内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