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延髓巨细胞网状核与脑干内脏 运动核间的纤(2)
2014-02-28 01:57
导读:低倍镜下检查注射部位,其中以Gi中心为圆点向周围扩散但未超出该核外围的共23组,观察这23组切片注射部位和相应内脏运动核。注射部位大致呈卵圆形,
低倍镜下检查注射部位,其中以Gi中心为圆点向周围扩散但未超出该核外围的共23组,观察这23组切片注射部位和相应内脏运动核。注射部位大致呈卵圆形,由内向外分三层环绕中心,最内层的中心有不同程度破溃坏死组织,周围呈浅 蓝色环形区带;毗邻层蓝黑色,含较多显色反应颗粒,但细胞形态难以分辨;最外层颜色较浅,向周围辐射,可见轮廓清晰的神经细胞胞体及突起(图1)。
2.2 标记细胞及纤维终末的分布
一般内脏运动核:迷走神经背核、下泌涎核双侧均可见逆行标记细胞和顺行纤维终末,但上泌涎核没有标记。迷走神经背核标记细胞胞体大致呈镰刀形、椭圆形,个体中小型,标记细胞数目较多,每张切片4~6个;下泌涎核多为小型梭形细胞,标记细胞数目较少,每张切片1~3个,两核团顺行标记纤维终末分布稀疏 (图2~5)。特殊内脏运动核:面神经核、疑核、三叉神经运动 核双侧均见逆行标记细胞和顺行纤维终末。面神经核标记细胞多为镰刀形、扁长形,中等大小,标记细胞和纤维终末较多,每张切片7~10个;疑核大致为三角形,中等大小,每张1~3个切片;三叉神经运动核呈叉形、镰刀形胞体,个体较大,每张切片2~4个;后两者纤维终末标记都不多(图6~10)。
3 讨 论
本实验结果表明,巨细胞网状核与这些直接调控内脏活动的运动神经核有相互作用,间接反映Gi对内脏活动有影响。目前为止,科研和临床病例观察说明 该核团是神经冲动传递的中继站,在高级到低级中枢神经系统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本实验也说明中枢神经系统对机体其他活动调控(除协调躯体运动)方面,Gi也参与其中,但具体作用模式还有待继续探究。本实验应用两种显色方法,作者体会要获得满意的呈色结果,比如标记细胞显色分明,非特异性沉淀少,TMB-ST法的控制条件更容易掌握且标记效果好。相比之下TMB-SNF法有如下不足:(1)需要的孵育液 等的配制较繁琐;(2)要严格注意避光,否则标记物很 容易见光分解褪色;(3)需SNF做稳定剂,切片标记物保持时间短。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参考文献】
[1]